铜雀台边事少州,名郎来守喜安休。
吾民正遂歌襦乐,我里甘忘衣锦游。
诗笔入神春益健,宴杯穷赏夜方收。
凤池时复思豪夺,争奈乡人欲借留。
【译文】
铜雀台边战事已平息,名士来守喜得安闲。
我百姓正唱着欢乐的歌曲,我乡里人忘却锦绣游宴。
诗笔入神春益健,宴杯穷赏夜方收。
凤池时复思豪夺,争奈乡人欲借留。
【注释】
再和:第二次作诗以答谢。
铜雀台: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建武十五年(239)曹操所筑,后为魏武帝曹丕所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游乐场所。
名郎:有名望的官员或才士。
襦乐:穿着短衣而唱歌跳舞。
吾民:百姓。
襦:短衣。
衣锦游:穿锦绣衣服出游。
诗笔:指作诗的才能。
春益健:春天更加健壮。
凤池:皇帝设置的官邸。
豪夺:豪强夺取。
借留:挽留。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友人的五言诗。诗人在这首诗中对友人来守铜雀台一事表示了由衷的祝贺,并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百姓安居乐业的祝愿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铜雀台边事少州,名郎来守喜安休”,诗人通过描绘铜雀台边的战事已经平息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来守铜雀台一事的祝贺。这里的“事少州”指的是战事已经结束,“名郎”指的是有名望的官员或才士。诗人用“喜安休”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意味着自己对于友人来守铜雀台一事感到十分高兴和满足。
颔联“吾民正遂歌襦乐,我里甘忘衣锦游”,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愉悦之情。这里的“襦乐”指的是穿着短衣而唱歌跳舞的快乐生活,“衣锦游”则是指穿着锦绣衣服出游的豪华生活。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种生活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平民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赞美之情。
颈联“诗笔入神春益健,宴杯穷赏夜方收”,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诗笔进入神妙境界,以及宴饮至深夜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自己的文才风流和雅兴盎然。这里的“诗笔入神”指的是诗人的诗歌创作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春益健”则是形容自己在春天里更加健康和旺盛的精神状态。而“宴杯穷赏夜方收”则是指宴会上饮酒畅谈至深夜才停歇的意思。
尾联“凤池时复思豪夺,争奈乡人欲借留”,诗人在结尾处巧妙地运用了典故。这里的“凤池”指的是皇帝设置的官邸,而“豪夺”则是比喻那些豪强夺取天下的行为。诗人通过表达自己渴望能够像凤凰一样展翅高飞、成为一代明君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铜雀台边战事平息、名士来守、民众安乐等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同时,诗人还通过表达自己内心的愉悦之情,以及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体现了自己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