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人殚出集河湄,犹记从初放水时。
三五已过修禊宴,浃旬行作送春诗。
微波溅袜仙浮棹,曲岸当垆柳映旗。
自笑遨头衰复病,也同欢俗恣追随。
【赏析】:
“辛亥”是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三月十八日”即诗人在这一天游御河,故诗题一作“癸酉上巳游御河”。《宋史·礼志》载:“元祐中,诏上巳、寒食各以一辰月一日至郊外,以放生、拔河为乐。自后遂以为常。”此诗即是作者于上巳节这天游御河的写照。
第一首诗,前四句叙事,点明时间、地点;五、六句写事,叙说游河的情景。末句点明题旨,抒发感慨。后三首诗,前四句写景,点明时间、地点;五、六句写情,抒写游兴。后两句写景,点明题旨,抒发感慨。
第一首:
都人殚出集河湄(méi )——都城里的人纷纷来到河边。
已记从初放水时(lì jì cóng chū fàng shuǐ shí —已经记得当初放水的时候了。)——已经不记得当初放水的时候。
三五已过修禊(xì )宴(yàn )——已经过了三月份十五日修禊(古代风俗,每年三月上旬选一天沐浴净身。)的宴饮。
浃旬行作送春诗(zhá xīn háng chūn shi)——已经过了整整十天,作了一首送春的诗。
第二首:
微波溅袜(zhān xià ,jiǎo xiè )仙浮棹(dào )—微浪拍打着袜子,好像神仙在船上划桨。
曲岸当垆(lú )柳映旗(qí )——弯曲的河岸上,酒家女当垆烧饭,柳树掩映下的酒旗随风招展。
第三首:
自笑遨头衰复病(āo tóu shuāi shuāi fù bìng ),也同欢俗恣追随(zì zū )——自己嘲笑自己的头发花白又生病,也和一般人一样随顺世俗,尽情地追逐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上巳节出游御河的情景。前三联写景,渲染气氛;尾联议论,抒发感慨。
开头二句,诗人首先描绘出一幅京城人士纷纷来到御河岸边来踏青的景象。“都人”指京城里的人,“殚出”即倾巢而出,形容人很多。“集河湄”即聚集到河水之滨,“湄”字原意是水边,这里泛指河边,也就是“河湄”,是古时的用语,相当于现在的“河畔”。“犹记”即还记忆犹新。“从初”即当初,“放水”指上巳节人们举行的一种活动——“修禊”。“三五已过”即已经过了三月十五日。“修禊”是古人在水边洗濯身体,以祈求神灵保佑平安的活动。
诗人叙述了上巳节那天游玩御河的情景。“三五已过”即已经过了三月十五日,所以是游河的日子,而这一天正是“修禊”的日子,所以说“犹记从初放水时”了。“修禊宴”即人们在水边举行的那种聚会宴会,“送春诗”即吟咏春天将尽的诗句,这大概是由于天气转暖、草木萌发、百花盛开的缘故吧。
“微波”两句写游兴。“微波”指水面上的微风,“溅袜”即微风吹拂着衣服。“仙浮棹”即仙人在水中划船,这是对游兴的夸张描写。
最后两句写游兴未尽,依然陶醉在美景之中。“曲岸”两句写景,写游人在御河边上欣赏景色的情景。“当垆”指酒家的垆台,“柳映旗”即柳树掩映下,酒家的旗帜随风飘动。
这首诗通过游历御河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情以及对于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