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黄含绿叶开眉,最有春来次第知。
生计任随栽者意,却嗤松柏不禁移。
【注释】弄黄:柳枝随风摇曳,黄色的柳条好像在舞动。次第:次序。生计:生存之道。
【赏析】这首诗写柳树,赞美它的坚韧不拔。首联以“含绿”对“开眉”,写柳枝的生机勃勃,写出了柳树春天来临时的生机;“最有春来次第知”一句,写出了诗人对柳树的了解。颔联写人们对待柳树的态度,“生计任随栽者意”,即人们可以随意栽种柳树,而柳树也任凭人们的摆布。尾联写松柏之木的不易移植,与上句相照应,进一步突出柳树的顽强生命力。
弄黄含绿叶开眉,最有春来次第知。
生计任随栽者意,却嗤松柏不禁移。
【注释】弄黄:柳枝随风摇曳,黄色的柳条好像在舞动。次第:次序。生计:生存之道。
【赏析】这首诗写柳树,赞美它的坚韧不拔。首联以“含绿”对“开眉”,写柳枝的生机勃勃,写出了柳树春天来临时的生机;“最有春来次第知”一句,写出了诗人对柳树的了解。颔联写人们对待柳树的态度,“生计任随栽者意”,即人们可以随意栽种柳树,而柳树也任凭人们的摆布。尾联写松柏之木的不易移植,与上句相照应,进一步突出柳树的顽强生命力。
这首诗的译文是: 观胡九龄员外画牛,他的丹青笔力夺造化,能者的屈指可数。蛟龙狰狞,鬼神愤怒,他更能不接时人的眼,有形之物至者稀,是否难欺众所瞩。绛台胡掾文章外,偏向画牛其好酷。海内驰名三十年,得者珍藏过金玉。老来才始著青衫,养亲不及朝家禄。前日野服忽相过,云访恩知走京毂。微风入指未能画,示我蜡本数十幅。采摭诸家百馀状,毫端古意多含蓄。斗者取力全在角,卧者称身全在腹。立身仿佛精神慢,背者分数头项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中秋夜晚的感慨和对人生聚散的哲思。下面是逐句释义: 去岁中秋安帅并,今岁中秋病守相。 去岁(去年),中秋节时,安禄山(一作“安”误)还在,而今年,他已因病不能来赏月。 并筵极口詈浮云,终久蟾光被遮障。 在并排的酒筵上,大家痛斥那些像浮云一样的奸臣,但最终月亮还是被遮蔽了。 相台此夜天如水,露压凉风秋气王。 在这样的夜晚,天上如同水一样清明,凉风阵阵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舜钦所作的《喜雪》。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至和乙未年夏天,二麦遭受大旱。 秋田不下种,熬然六月半。 天意忽垂恻,滂泽遂弥漫。 九谷饱甘滋,时若被溉灌。 一变大有年,农籍脱逋窜。 既丰复不雨,累月病乾暵。 骄阳发仲冬,温气袭闾闬。 敛输诚无艰,瘥疠恐莫逭。 何期日至前,风怒阴不散。 吹开六出花,空际自凌乱。 徐徐失埃氛,稍稍重枝干。 移时平瓦陇,逮夕没田畔。 虽下不及尺
【注释】 ①镇阳监:官署名。仓:官署名。陈荐:人名,字彦升。秘丞:官名,掌机密。 ②一纪:十二年。帅三垂:统治全国。 ③待士:礼遇贤才。敢不至:难道不尽心? ④推诚:以真诚相待。求应:寻求合适的人。 ⑤彦升:本诗作者陈荐的字。所应者:指他应该做的事。道义:合乎道德和正义的行为。 ⑥幕中:指在幕府之中。六七年:六、七年。 ⑦严霜:严寒的霜露。摧:摧毁。万木:众多的树木。老柏:苍老的柏树。 ⑧烈火
注释: 辛夷花开,高高的花朵散发出芬芳。卫公曾经亲手种植了这株辛夷花。 它的根已经洗净过了,现在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但是依然保持着原有的色彩。 平泉几易主,况乃剌史宅。 平泉几易主,况乃剌史宅。 平泉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别墅,曾经多次易主,更何况如今是刺史的府邸。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辛夷花的美丽以及它的变化来表达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辛夷吐高花,卫公曾手植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晋源发滥觞,勃勃涨春绿。 - 译文:晋源的水流开始时就像源头一样,生机勃勃地涨满了春天的绿色。 - 注释:晋源指的是地名或地点,滥觞指水的源头,生机勃勃则形容水势旺盛、充满生命力。春绿可能指的是春天的景色或植物的颜色。 -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晋源之水从源头开始就充满活力的景象,寓意着事物从起始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暗示其后续的发展也将如此。 次句:泓然一鉴闲
注释: 安阳好,戟户使君宫。 白昼锦衣清宴处,铁楹丹榭画图中。 壁记旧三公。 棠讼悄,池馆北园通。 夏夜泉声来枕簟,春来花气透帘栊。 行乐兴何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赞美安阳的美景和生活乐趣。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对安阳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安阳是古代中国的都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诗人通过描绘安阳的城市风貌和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这座城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句“安阳好,戟户使君宫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惟人生多艰,康世岂易偶。 —— 只有人生充满艰难,美好的时代并非轻易可得。 2. 服业罔不勤,乐事岂常有。 —— 努力工作从不懈怠,但快乐的事却很少发生。 3. 朝家恩泽宽,宣布在封守。 —— 朝廷给予的恩泽宽厚,遍布各地。 4. 体民当有时,使得遂仁寿。 —— 体恤百姓应适时进行,这样人们才能享受太平之福。 5. 时而无所适,是不守之咎。 —— 如果时运不顺
注释: 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最大,如果不画牛,那么牛也会受到委屈。 胡九龄员外听我的话,选择轻绡制成巨幅的画卷。 画出区区的耕田人辛勤耕作,要知道天下是由我来统治,我的粮食足够吃。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观胡九龄员外画牛》。王昌龄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慷慨著称,被誉为“诗家夫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画家创作过程的诗作,通过对画家创作的赞美
【注释】 槛外:窗外。触处奇,处处都是新奇的景色。岭头:岭上。南犍乐:南诏国的音乐。示肯归,表示愿意回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边城风光的诗。全诗四句,每句都以地名或物象为题,分别写景。首联“槛外风光触处奇”,写的是窗外的景色;第二句“岭头金像对巍巍”,写的是岭上的佛像;第三句“主人偏恋南犍乐”,写的是主人钟爱南曲;末了一句“只恐瓜时示肯归”,写的是主人担心西瓜成熟的时候,要回故乡去
【赏析】 此诗是登临览胜,抒发诗人豪迈的情怀。首联写登高远望,山势蜿蜒起伏。颔联写凭栏远眺,江水横流,汉水奔涌。颈联写回环曲折,盘旋而上。尾联写极目四望,天高云淡,无边无涯。全诗气势宏大,意境开阔,语言精炼
过三泉龙门二阕 欣过龙门柅使车,顿惊凡目识仙都。 海中知有三山在,未信能加此景无。 注释: 1. 过三泉龙门二阕:指的是宋代诗人韩琦写的《过三泉龙门》中的两首诗。 2. 欣过龙门柅使车:表达了对龙门的欣赏和喜悦之情。 3. 顿惊凡目识仙都:突然之间,人们惊奇地发现这里居然是仙境,与凡人世界截然不同。 4. 海中知有三山在:在大海中知道有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神山的存在。 5. 未信能加此景无
诗句:驿路行人东复西,等闲攀折损芳枝。 译文:在驿路上来往的行人匆匆忙忙,他们经常随意地攀折柳树的枝条,这是多么可惜啊。 注释:驿路:指的是古代供官员和使节行走的道路。东复西:表示往返于东西方向之间。攀折:用手抓住物体然后用力向上拔。损芳枝:意味着损伤了春天的美好。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行人在驿路上随意攀折柳枝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被破坏的惋惜之情。诗人以“驿路”作为背景
【注释】 惯恼东风不定家:柳絮飘荡,随风飘散。恼,烦扰。 高楼长陌奈无涯:高楼长巷里无处安放。奈,无奈。 一春情绪空撩乱:整个春天都感到心情烦躁。 不是天生稳重花:柳絮并不是天生的、沉稳、稳重的花。 【赏析】 此为咏柳絮诗的佳篇。首句写风之难测,柳絮如人一样,“惯恼东风”,它无法找到固定的归宿,只能随着春风在长路上飘来飘去。“不定家”三字生动地表现了柳絮随风漂泊的状态。次句写柳絮的无定处
【注释】 絮雪纷纷不自持:柳树上的白絮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絮,柳絮;雪,比喻飞絮之多。纷,形容多而杂乱;纷扬,飘扬。 乱愁萦困满春晖:纷乱的愁思缠绕着春天明媚的阳光。 有时穿入花枝过:有的柳絮落在了花朵上。 无限蜂儿作队飞:许多蜜蜂结伴飞行。 【赏析】 《柳絮二阕》是宋代诗人欧阳修的作品。此诗描写春日中,飘飞的柳絮,抒发作者因“乱愁”而引起的惆怅和苦闷。全诗语言明白晓畅,自然朴实,写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