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心悯雨出西坰,亲祷灵宫致洁诚。
扈跸不知农事苦,辇前争笑叱牛声。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七年(772)诗人李益所作。李益字君虞,籍贯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市),后迁居郑州新郑县(今属河南省),大历年间曾官监察御史,为中书舍人。
诗句释义:
- 驾幸西太一宫陌上耕者叱牛声厉左右皆笑之:皇帝驾临西太一宫的路上,看到路上的农夫正驱赶着一头牛耕作,农夫大声叱骂,声音很严厉,连左右的侍从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 “驾幸”表示皇帝出行或亲临某地;
- “西太一宫”指的是道教中的一个神祠;
- “陌上耕者”即田间劳作的农民;
- “叱牛声厉”指农夫驱赶牛时的声音严厉;
- “左右皆笑之”说明周围的人都在嘲笑这个农夫。
- 皇心悯雨出西坰,亲祷灵宫致洁诚:皇帝心中担忧雨势过大导致田地受灾,亲自到西太一宫祈求神灵保佑农田丰收、风调雨顺。
- “皇心悯雨”表示皇帝对雨水过多的担忧;
- “出西坰”指从西边的田野开始;
- “亲祷灵宫”指亲自到道教的神庙祈福;
- “致洁诚”意指表达诚挚的祈愿。
- 扈跸不知农事苦,辇前争笑叱牛声:随行的官员们不知道农民耕作的辛苦,还在车上争先恐后地嘲笑农夫驱赶牛群的声音。
- “扈跸”意为跟随皇上出行;
- “不知农事苦”表明他们没有体会到农民的辛苦;
- “辇前”指皇帝乘坐的车前;
- “争笑叱牛声”描绘了官员们看到农夫劳作场景后的反应,既嘲笑又觉得有趣。
译文:
皇帝驾车去西太一宫,在路上遇到一个农夫正在驱使牛耕作,他的声音十分严厉,连旁边的侍从都被逗乐了。
皇帝担心雨水过多导致田地受灾,亲自到西太一宫祈求神灵保护农田丰收。
但是随行的官员们却不知道农民耕作的辛苦,还在车上争先恐后地嘲笑农夫驱赶牛群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皇帝和随行官员的不同反应,展现了不同阶层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和态度。诗中的农夫虽然辛勤耕作,但却受到周围人的嘲笑和不尊重,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民劳动的轻视。而皇帝虽然也身处车前,却能够体谅农夫的辛劳,体现了帝王与民同苦的观念。这种对比强调了劳动人民的价值和尊严,以及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的重要性。同时,诗中的诙谐幽默也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得诗歌在赞美劳动人民的同时,也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