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雪如山积,今年大旱千里赤。
冻民虚死麦实少,稻子空乾无一获。
阴阳之沴已过差,物理固知当反极。
入冬和气渐融怡,霈泽时时苏土脉。
广莫朝来一阵寒,变作雪花纷乱坼。
琼树瑶台豁眼明,直疑误到神仙宅。
城中喜色与欢声,并在高楼歌舞席。
老农视之笑复啼,大言累岁遭凶厄。
才下种时雨雪多,禾稼欲成无一滴。
此回虽有丰登兆,未信天公真爱惜。
太守闻之亦惨颜,造化诚哉非易测。
但愿天意悔前祸,岂使吾民常戚戚。
【注释】
喜雪:高兴雪。
赵宗道学士:指南宋诗人赵蕃(号章泉,1143-1229)。
去年大雪如山积:指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冬的一场大雪,积雪深达数尺。
今年大旱千里赤:指乾道元年至三年(1165-1167)间,江南地区连年大旱。
阴阳之沴已过差:天象与人事相违和。沴,灾异;阴阳,天地间的自然之气,古代以天地为阴阳。
物理固知当反极:自然界自有其规律,应当是物极必反。物理,自然规律。
入冬和气渐融怡,霈泽时时苏土脉:冬天来临,天气转暖,雨水渐渐增多。霈泽,雨露。时,不时。苏,滋润。土壤中的水分得到补充。
广莫:寒风萧瑟的样子。朝来一阵寒:早晨,一阵冷风吹来。广莫,气候寒冷之意。
变作雪花纷乱坼:纷纷落下的雪花,像破裂了的花瓣一样。坼,分裂,破碎。
琼树瑶台豁眼明:好像在瑶台上的琼树开满了洁白美丽的花朵,使眼睛都明亮了。
直疑误到神仙宅:简直像是来到了神仙居住的地方。
城中喜色与欢声:城上的人们都非常高兴,欢呼雀跃。
老农:农民。看之:看了这场雪。笑复啼:既感到高兴又感到悲哀。
大言累岁遭凶厄:说了很多次的大话,却连续多年遭受灾难。
才下种时雨雪多:刚下过种子的时候,就降下了大雪。
禾稼欲成无一滴:庄稼快要长成了,但一点雨都没有。
此回:这一次。
有此丰登兆:预示着丰收的好兆头。
未信:不相信。天公:天上的神祇,这里指上天或神灵。真爱惜:真的珍惜、爱护。
太守闻之亦惨颜:郡守听了这个消息也感到非常难过。惨颜,悲伤的脸色。
造化诚哉非易测:自然界的确有它自己运行的规律,并不是那么容易被人们所了解的。
但愿天意悔前祸:希望上天能够改变以往的不幸。
岂使吾民常戚戚:怎么能够让我们的百姓总是忧愁不安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雪诗,通过咏雪来表达作者对时局的关注以及对百姓的关心。全诗以咏雪为线索,抒发作者对国事民生的忧虑之情,表达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开头两句,先从自然现象写起,描绘了去年大雪的情景。大雪如山一般堆积,覆盖了千里大地。这种景象让人感到压抑和窒息,仿佛整个国家都在雪的重压之下呻吟。接着又描绘了今年大旱的景象。千里之内都是一片赤红的土地,庄稼几乎被晒干,稻子也没有收成。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对国计民生的深深忧虑。
接下来三句,诗人将目光转向社会现实。他描述了阴阳失调带来的灾害。这种灾害已经过去,但大自然的循环规律告诉我们,一切都会回到正轨上来。然而,冬天的和气逐渐融化,雨水开始滋润大地,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然而,这些美好的征兆并不能让所有人都相信,因为许多人仍然生活在贫困和绝望中。
最后几句,诗人将视线再次拉回到自然现象上。他描绘了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它们纷纷扬扬地落下,仿佛是大自然在向人类示警。诗人用“琼树瑶台”来形容雪花的美丽,用“直疑误到神仙宅”来形容它们的奇异。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雪花的美丽,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以及对百姓的关心。他用自己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世界,同时也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和无奈。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雪诗,更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传递正能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