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蜀且万里,寻师逾十年。
初犹学搜句,老渐欲参禅。
晏坐蒲团破,游方草屦穿。
还家何所得,笑上峡中船。

蜀僧法聪率然叩门乞诗送行

去蜀且万里,寻师逾十年。初犹学搜句,老渐欲参禅。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离开蜀地(古代的四川地区)前往万里之外的目的地。他寻找的老师已经超过了十年的时间。起初,他还是像普通学生那样学习诗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对禅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晏坐蒲团破,游方草屦穿。还家何所得,笑上峡中船。

在这首诗中,“晏坐”指的是长时间静坐修行。蒲团是佛教僧侣常用的坐具,这里表示僧人已经修行多年。他的鞋子因为行走而磨损严重。然而,回到家后,他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东西,反而只是笑着登上了一艘驶向峡中的船。这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然和超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僧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修行生活,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诗人韩驹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禅宗思想的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韩驹对禅宗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蜀僧法聪率然叩门乞诗送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悟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和精神追求,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思想。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韩驹的诗歌创作风格以及对禅宗文化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