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舟越洪涛,笑识江南山。
此行为子来,正拟一笑欢。
相逢不忍别,丘壑同跻攀。
如何舍我去,使我心悁悁。
子实名家后,翰墨素所便。
老农虽自谓,念子安知田。
世故亦已足,扰扰徒自怜。
天寒岁且尽,趣驾扁舟还。

【注释】

呼舟越洪涛——喊船过江,冒着洪涛。

笑识江南山——在江南的山中笑着辨认。

此行为子来——《诗经·小雅·甫田》“我行其野”,是说为儿子而来。

正拟一笑欢——准备开怀大笑,以表示欢乐。

丘壑同跻攀——一起登高爬山。

舍我去——舍弃我而走。

悁悁——愁苦的样子。

子实名家后——你是我的名门之后。

翰墨素所便——你擅长书法和绘画,这是你的拿手好戏。

念子安知田——你难道不知道耕种田地吗?

世故亦已足——世间的琐事已经够多了。

扰扰徒自怜——白白地为自己感到烦恼,无所事事,自寻苦恼。

天寒岁且尽——天气渐寒,一年即将结束。

趣驾扁舟还——赶快驾驶小船回家吧。

【赏析】

这首诗大约是作者送别一位老农而作。诗中既表现了对老农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自己仕途不遇的苦衷。

首句写老农驾舟过河,诗人站在岸边,看着他们远去。“呼”、“笑”两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关切和喜悦之情,同时也表明了老农对这次旅行的轻松愉快。“笑识江南山”,不仅写出了江南山水之美,更表现出诗人对老农的深厚情谊。次句“此行为子来”,点出了这次相聚的原因。“正拟一笑欢”,则表明了诗人与老农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颔联“相逢不忍别”,进一步渲染了诗人与老农之间的深厚情谊。“丘壑同跻攀”一句,更是表现出诗人对老农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如何舍我去,使我心悁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了他对老农的深深眷恋。

尾联“子实名家后,翰墨素所便”,再次强调了老农的身份地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老农才华的赞美之情。“念子安知田”一语双关,既是对老农的关心体贴,也是诗人对自己的感慨。“世故亦已足”,表明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扰扰徒自怜”一句,则是诗人对自己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感叹,同时也是对老农的劝勉之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老农的关爱之情,也反映了自己仕途不顺的苦衷。同时,通过对老农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一幅美丽的江南山水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