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卧一茆屋,给事两胡奴。
日吃脱粟饭,时乘下泽车。
人生但如此,其实足自娱。
过此诚更乐,不及复何如。
【注释】
①茅屋:用茅草盖成的屋子。茆,同“茅”。给事两胡人奴仆:侍奉两个匈奴仆人。给事,指侍奉;胡人,指匈奴人。②下泽:地名,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北。
【译文】
我躺在茅屋中安睡,有两名匈奴奴仆服侍。每天吃着粗粝的脱粟饭,偶尔乘坐那破旧的马车。人生就是这样,其实已足够自娱了。超过这种境地就真正快乐了,再回到这水平又怎么样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俞清老的赠答之作。俞清老是当时一位很有名望的文士,他生活优裕,但诗中却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思想。
首联“偃卧一茅屋”,写自己安适、舒适的生活状态。作者以一个“偃”字,描绘出自己的悠然自得,不与世俗纷争,超然物外的生活情态。
颔联“给事两胡人奴”,点明自己的生活境遇。“两胡人”,指的是两个匈奴奴仆。这里,作者通过“给事”二字写出了自己对这两个奴仆的喜爱与依赖,同时表达了对奴仆们的尊重。
颈联“日吃脱粟饭,时乘下泽车”,进一步刻画了自己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脱粟饭”,即粗糠饭;“下泽车”,是指简陋的车马。这里,作者通过“脱粟饭”和“下泽车”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勾勒出自己生活的真实面貌,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尾联“人生但如此,其实足自娱”,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与升华。作者在这里指出,尽管自己的生活条件并不宽裕,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艰苦,但只要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坦然,那么就能够真正地享受到生活的乐趣。这里的“自娱”,不仅指精神上的愉悦,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体现。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对俞清老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