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为霖六镇临,春残公暇宴棠阴。
周瑜辩乐宁妨醉,裴度论兵不废吟。
五色诏书丹凤降,十香御酒翠娥斟。
野人每喜陪樽俎,三入唯愁阻访寻。
【注释】:
谢呈寇相公召宴:诗人在谢呈寇相公时,被其邀宴。寇是宰相名。召:邀请,召见。
两度为霖六镇临:指两次雨露滋润了中原大地,六镇(今河北涿县、易水、固安)都得以安宁。霖:久雨,连绵不断的降雨。
春残公暇宴棠阴:指春天将尽,公务告一段落,闲暇之时宴请宾客于庭院中的棠阴之下。春残:春意将尽。公暇:公务之余。
周瑜辩乐宁妨醉,裴度论兵不废吟:指周瑜以辩才著称,即使饮酒也无碍,裴度善于用兵,即使谈论军事也能继续吟咏。周瑜:三国时期江东孙吴联军的主帅,善言辞辩才。裴度:唐代名相,善于用兵,有“裴三岁”之称。
五色诏书丹凤降:指皇帝颁给大臣的诏书,色彩斑斓,犹如凤凰一般降临。
十香御酒翠娥斟:指皇帝亲自为大臣斟酒,所用酒为十香美酒,侍者为宫女翠娥(美女)。
野人每喜陪樽俎:指我等这些山野之人,常常乐于陪伴君王饮宴。
三入唯愁阻访寻:指我三次前往拜访,惟恐耽误了君王的访问。
【赏析】:
《送寇丞相》是一首送别诗。诗写自己对丞相寇准的感激,以及与他在一次宴会上的邂逅相遇。全诗语言平实而自然,风格朴实而又清新。
开头两句:“两度为霖六镇临,春残公暇宴棠阴。”“两度为霖”,是指前年和去年两次大水灾后朝廷采取了有效的防灾措施。这里说“六镇”指的是北宋时六个重要的军事重镇,包括今天北京附近的雄县、容城、文安、霸县、永清及通州等地。由于这几次大水灾,所以“公暇”,即闲暇无事之时,朝廷要举行盛大的宴会,用以慰劳百姓。“棠阴”,即庭院中的棠树荫凉之处。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经过前两次大水灾之后,朝廷又恢复了正常秩序,现在正举行盛大宴会来庆祝这个胜利,诗人作为地方官员有幸参加这次宴会。
接下来两句诗:“周瑜辩乐宁妨醉,裴度论兵不废吟。”“辩乐”是指擅长辩论的人,“周瑜”是指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孙权麾下的大将。“裴度”是指唐代名相裴度的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周瑜是一位能言善辩的将领,即使是喝酒也无妨,裴度是一位善于用兵的贤臣,即使是谈论军事也能继续吟咏诗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宴会上既有擅长辩论的人,又有会吟咏诗词的人,因此即使喝醉了也没有关系。这里既赞美了这两位贤臣,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信心,认为自己虽然不善言谈,但也能像他们一样在宴会上吟诗作赋而不妨碍自己的形象。
然后是第四句:“五色诏书丹凤降,十香御酒翠娥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皇帝颁发五色诏书和赐给大臣们十香御酒的时候,侍立在殿前的宫女都是穿着翠绿衣服的女子。这里既表明了皇上对贤臣的重视,也暗示了宴会上有许多美丽的女子在侍侯着贤臣们。
最后两句:“野人每喜陪樽俎,三入唯愁阻访寻。”“樽俎”是指酒杯和餐具,“野人”是指山野之中的普通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们这些人总是喜欢陪伴君王在酒桌上饮酒,因为这样能够表达我们对君王的尊敬。但是三次前来拜见丞相却总是担心耽误了时间而没能见到他。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谦虚以及对丞相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而自然,风格朴实而又清新,充分体现了诗人真挚的感情和谦逊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