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旆悠悠出陕时,白头人送倍依依。
蜀川尚忆蒲芦政,蛮洞先惊獬豸威。
祖席香浓花未老,行厨味简笋初肥。
公馀若荐相如赋,郫县梅仙好发挥。
【注释】:
- 旌旆悠悠出陕时:指薛端公从陕西出发,车马缓缓行进。旌旆,旗子。悠悠,缓慢而从容的样子。
- 白头人送倍依依:指白发苍苍的老人们亲自来送行。
- 蜀川:四川一带的河流。蒲芦,即芦苇。这里借指蜀地的河泽。
- 蛮洞先惊獬豸威:指蜀地的少数民族部落,在薛端公赴任之前,就已闻其威名。獬豸(xiè zh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似麒麟,能辨别是非曲直。这里借指薛端公刚到任,就以公正无私的政绩使少数民族敬畏。
- 祖席:宴席。香浓:指宴会上香味浓郁。
- 行厨:指随行的厨师。笋:嫩竹。这里指嫩竹制成的菜蔬或菜肴。肥:肥美。
- 郫县梅仙好发挥:指薛端公在郫县(今四川省成都市西部)的政绩很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郫县,地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
【赏析】:
《送薛端公赴右蜀都输兼呈司理刘大著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薛端公赴蜀地上任的场景,以及他对当地少数民族的治理情况。全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首联“旌旆悠悠出陕时,白头人送倍依依”。描绘了薛端公出发时的情景。“旌旆悠悠”形容车马行走缓慢而从容的样子,“白头人送”则描绘了老人们亲自前来送行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对薛端的敬意和不舍之情。这两句既展现了薛端公的威严地位,又表现了百姓对他的敬爱和依恋。
颔联“蜀川尚忆蒲芦政,蛮洞先惊獬豸威”,则是对薛端公治理蜀地的情况进行了描绘。这里的“蒲芦”是指蜀地的水泽,而“獬豸”则是传说中能够辨别是非曲直的神物。这句诗表明薛端公刚到任就以公正无私的政绩使得少数民族敬畏,展现了他治蜀的能力。
颈联“祖席香浓花未老,行厨味简笋初肥”。这是对薛端公赴任后的生活情况进行了描绘。这里用“祖席香浓”、“行厨味简”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薛端公在郫县的生活情景。同时,“笋初肥”则暗示了他治下农作物丰收的景象。
尾联“公馀若荐相如赋,郫县梅仙好发挥”,则是对薛端公未来可能的成就进行了展望。这里的“若荐相如赋”是指如果有机会献上自己的赋作,而“梅仙好发挥”则是赞美薛端公如同梅花仙人一样,能够在各种环境中发挥出色。这两句既表达了对薛端公未来的期许,也展现了杜甫对薛端公的赞赏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薛端公赴蜀地上任、治理蜀地、生活情景以及未来成就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威严、智慧和才华,同时也体现了杜甫对百姓的关心和对国家事业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