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念不见,块然何为生。
慈母无丑子,澹父有妍情。
冻云少舒泰,独鹤多哀鸣。
兹怀若为写,援琴不成声。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必须对诗歌的意象进行赏析,要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注意要结合注释进行分析。
“知己念不见,块然何为生。”“知己”,指志同道合的朋友,诗人与友人臧奎志同道合。诗人与朋友久别重逢,却因知己已死而悲伤欲绝。诗人用“块然”来形容自己的孤寂,感叹自己没有知音,只能独自生存,表达了诗人的寂寞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
“慈母无丑子,澹父有妍情。”这句诗的意思是:慈母没有丑儿子,父亲有美丽的性情。这两句诗是说诗人的母亲没有缺点,父亲有美好的品性。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母亲和父亲的赞美。
“冻云少舒泰,独鹤多哀鸣。”这句诗的意思是:冻云开始舒展了,只有一只孤独的鹤在悲哀地鸣叫。这两句诗是说冬天的阴云开始散开了,只有一只孤独的鹤在空中哀鸣。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景物的观察和描绘。
“兹怀若为写,援琴不成声。”这句诗的意思是:这种忧愁该如何表达呢?拿起琴却不能发出声音来。诗人无法抒发心中的愁闷,只能拿起琴弹奏,但弹琴却无法发出声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苦闷。
【答案】
译文:
我怀念着与我相知相惜的人,他死了,我悲痛欲绝。
慈祥的母亲没有丑陋的孩子,善良的父亲有美丽的品性。
寒冷的冬云渐渐消散,只有一只孤独的鹤在悲鸣。
这种忧愁该如何表达呢,拿起琴却奏不出乐声。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作者对朋友之死的悲痛心情的五言律诗。首联直抒胸臆:“知己念不见,块然何为生?”作者与朋友臧奎志趣相投,肝胆相照,结拜兄弟后即同游太华山,共商大计。后来臧奎被贬谪至岭南,二人失却知心朋友而各天涯。作者在朋友死后感到极度的空虚和痛苦,于是写了这首诗以寄托自己的哀思。颔联“慈母无丑子,澹父有妍情”。这里以母爱和父爱为喻,表明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颈联通过“冻云”这一意象的运用,写出了作者的孤独感,“冻云”“独鹤”两个意象的运用,更使全诗的意境更加凄清、幽远。尾联“兹怀若为写,援琴不成声”则直接道出了作者的内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