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尝事毕与宾游,神惠如临不敢留。
骑吹一川松露晓,踏歌千里稻云秋。
豳公堂上兕觥荐,郓使溪前经律诹。
尽日临民看不足,归从苏子静中求。

【注释】

九月丁亥 指农历九月初一,为秋季祭祀结束的第二天。

劳农 慰劳农民。

北郊 古代帝王祭天地、祖先等在京城以北的郊野举行祭礼,称北郊。

苏提干 即“苏天爵”。元代名臣。

秋尝 指秋季祭祀,因“尝”与“尝祭”同音借代。

宾 这里指随行的宾客。

神惠如临 神灵恩惠如同亲临一样。

骑吹一川松露晓 马队和吹笳的队伍从山间流来,清晨的露水洒满山岗。

踏歌千里稻云秋 踏着歌声,一路行走,秋天的稻浪就像云海。

豳公堂(bīn gōng táng) 豳公庙,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境内。

兕觥(shī gōng) 古代一种用牛角制成的酒杯。兕,通“犀”,指犀牛角;觥,古代盛酒器。兕觥,泛指饮酒器具。

郓使溪前经律诹(zōu) 郓州(今山东郓城)的官员,溪前经律是说他们在那里研究法律条文。

尽日 整天。

临民 治理百姓。

看不足 形容治理百姓之艰难。

归从苏子 归从苏轼,苏轼号东坡居士。

赏析:

这首诗写于至元三年(1265)八月至九月,诗人自京师南返,过陕西武功县北郊时作。诗以“劳农”、“宾游”开篇,交代了此次南返的目的。“神惠如临不敢留”一句表明自己有如神灵般的威德,所以不敢停留。接着写沿途所见所闻,“骑吹一川松露晓”,“踏歌千里稻云秋”,表现了作者对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最后两句,表达了他治理百姓的决心。全诗风格朴实自然,感情真切,是一首反映农民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