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涧飞虹入洞门,石梯级级树森森。
两崖对立自宾主,一水长流无古今。
仙子吹笙招鹤舞,骚人得句伴猿吟。
个中便是蓬莱境,何必迢迢海上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题石洞》。
我们来看第一句:“跨涧飞虹入洞门”。这里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画面,飞瀑如虹跨越山涧,流入石洞的入口,给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感觉。
第二句:“石梯级级树森森”。这句描绘了洞内的景色,阶梯层层叠叠,树木茂密,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秘境。
第三句:“两崖对立自宾主”,这句诗通过“宾主”这个词,形象地描绘了石洞两侧的两座山峰相互对峙的景象,宛如两位主人在互相尊重和欣赏对方。
第四句:“一水长流无古今”。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时间流转、历史变迁的意境,仿佛这条清澈的溪流见证了无数岁月的变迁,无论古今,它都静静地流淌着。
第五句:“仙子吹笙招鹤舞”,这句诗将仙境中的仙子和鹤的形象引入了诗中,仿佛仙子正在吹奏笙曲,引得鹤群翩翩起舞,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第六句:“骚人得句伴猿吟”,这句诗通过“骚人得句”这个典故,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沉浸在这种美妙境界中,灵感迸发,创作出了优美的诗句。同时,“伴猿吟”也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互动,仿佛在倾听猿猴的歌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最后一句:“个中便是蓬莱境,何必迢迢海上寻”。这句诗是对整个石洞美景的概括,认为在这里已经找到了仙境一般的地方,无需再远赴万里之外的蓬莱仙境去寻找美的境界。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间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