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避炎暑,炎暑苦相寻。
云何对大宾,不见汗沾襟。
【注释】
和靖州判官陈子:指陈慥,字季常,号东山居士,宋朝文学家、书法家。他曾任和靖州知州,所以称和靖州判官陈子。
散发:把头发散开,以表示不拘礼法。
避炎暑:躲避酷热的夏季。
苦相寻:“苦”通“何”,“相寻”是说不断袭来,这里指酷热。
云何:何以,怎样。
对大宾:面对贵宾。
不见汗沾襟:没有汗水沾湿衣襟。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夏日避暑的诗。诗人陈慥在和靖州(今属湖南岳阳)任判官时,曾于七月七日(中元节)与好友苏轼等在岳阳楼上观月,并作《水调歌头》。这首诗就是为应和东坡而写的。全诗前六句写避暑之乐,后两句抒己怀。
首联写诗人避暑之乐。夏天炎热难当,诗人便散开头发,坐在树荫底下纳凉消暑。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颔联写诗人与客人相聚。诗人与友人一起欣赏山水图画,十分高兴。可是,天气实在太热了,连汗水都滴到衣服上。
颈联写客人因炎热而不能饮酒。因为天气太热了,客人不能喝酒,怕酒醉失态。
尾联抒发自己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没有像朋友一样享受这种乐趣,感到十分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