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罢归来政事堂,衣冠牣宇鹜成行。
须臾排马还私第,一片闲庭锁夕阳。
【注释】:
夏至日祀阏伯于开元宫前三日省中斋宿,其三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的五月初六或七月初六,此时白昼最长。祭祀阏伯是为了纪念他发明了火种,使人们摆脱了以火狩猎、取食的原始生活。
朝罢归来政事堂,衣冠牣宇鹜(wù)成行。
朝罢:早上退朝后。
衣冠:指穿戴整齐的官服和帽饰。
牣宇:充满庭院。
鹜:鸭子,这里指官员。
须臾排马还私第,一片闲庭锁夕阳。
须臾:片刻。
排马:骑马疾驰。
私第:自己的家,也即官邸。
一片闲庭锁夕阳。
一片闲庭:庭院宽阔。
锁:封锁。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早晨退朝后返回家中的情景。第一句“夏至日祀阏伯于开元宫前三日省中斋宿”描述了作者在夏至日祭祀阏伯的场景,这是为了纪念阏伯发明火种,使人类摆脱以火狩猎、取食的原始生活。第二句“朝罢归来政事堂,衣冠牣宇鹜成行”描述了作者回到政事堂后的所见所闻,这里的衣冠指的是官服和帽饰,而牣宇则形容庭院宽阔。最后一句“须臾排马还私第,一片闲庭锁夕阳”描绘了作者回到自家后的情景,这里的一片闲庭形容庭院宽阔,而夕阳则是指傍晚时分的太阳。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一天中的所见所闻,展现了古代官场生活的繁忙与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