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凉风起,木犀相次开。
举家空自住,过客有谁来。
已是冰溪棹,更寻禅月台。
郁乎湖海气,鸥鸟莫惊猜。
【注释】
渺渺:空阔的样子,形容风势很大;木犀:桂花,一种香花。相次:依次;举家:全家;有客:来访;冰溪棹:用冰凿成的船桨;郁乎湖海气:弥漫在湖海之中的气息;鸥鸟:指水鸟。莫惊猜:不要害怕。
【赏析】
《禅月台》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绝诗。全诗描绘出一幅幽静、恬淡的月夜景象,抒发了诗人孤寂落寞的情怀。
首句“渺渺凉风起”,写秋风阵阵而来,吹得湖面波平如镜。“渺渺”一词用得极妙,写出秋风吹来的悠远和清凉。接着写木犀开,即桂花开放,这两句是说木犀花相继开放,与秋风一起飘香四溢。这一句描写景物很美,但并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相反却使人感到萧瑟、冷清。这两句一“起”一“开”,构成一个动势,为下面写人活动作了铺垫。
次句“举家空自住”,写自己一家虽已迁来此地,但因家境贫寒而无处安身。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和对家乡生活的渴望。这两句一“空”一“住”,构成了动势,使读者更加感受到诗人的凄凉处境。
第三句“过客有谁来”,写诗人在寂静的夜晚里等待着远方的客人,期待着能有人来陪伴自己度过这个孤独的夜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四句“已是冰溪棹”,写自己已经来到冰溪边准备划船。这里的“冰溪”指的是湖中结冰的小溪。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湖中景色的喜爱。
第五句“更寻禅月台”,写诗人在湖中寻找一处可以观照月亮的地方,也就是禅月台。这里的“禅月台”是指一处供人们欣赏月亮和修行佛教的地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
第六句“郁乎湖海气”,写湖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湖水气息。这里用了一个双关语,既指湖水的气味,也指湖中的自然景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湖中美景的赞美。
最后两句“鸥鸟莫惊猜”,写诗人看到湖中的鸥鸟自由自在地飞翔,没有受到惊吓或怀疑。这里用了一个比喻手法,将鸥鸟比作诗人的朋友,表达出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爱护。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月夜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受。通过对比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与湖中鸥鸟的自由自在,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