蓊郁千山曲,周游一径斜。
老身多岁月,闲地少风沙。
度密来尤迥,凭高望更赊。
小庵含法界,不待野僧茶。
【注释】
蓊郁:茂盛的样子。
千山曲:指崇福庵周围的山峰弯曲曲折。
周游:遍游。
径:小路。
老身:年高之人。
多岁月:很多年。
闲地:偏僻之地。
风沙:指尘土、沙石等。
度密来尤迥:指在崇福庵周围行走更觉遥远,更觉开阔。
凭高望更赊:站在高处远眺,视野更远。
小庵含法界:小庵里包含了佛法。
不待野僧茶:不需要野僧的茶水。
【赏析】
《崇福庵》是宋代诗人赵蕃的组诗作品。此诗描写了崇福庵四周的山水风光和幽静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整首诗以优美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幽深的山林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
首句“蓊郁千山曲”描绘了崇福庵周边的山川景色。这里用“蓊郁”来形容山势起伏、树木繁茂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崇福庵周围的自然风貌。接着,“周游一径斜”进一步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的特点。这里的“周游”表示游览,而“一径斜”则暗示着山路的险峻与曲折,给人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感觉。
中间两句“老身多岁月,闲地少风沙”则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环境的珍惜。其中“老身”指的是年迈之人,而“多岁月”则表示已经经历了很多年的时光;“闲地”指的是偏僻之地,而“少风沙”则暗示着这个地方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度密来尤迥,凭高望更赊”则是对崇福庵周围环境的进一步描绘。这两句中,“度密来尤迥”形容在崇福庵周围行走时,感受到的距离感更加遥远和开阔;而“凭高望更赊”则表达了站在高处远眺时,视野更加广阔、更加辽远的感觉。这些细节描写都使得这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
最后两句“小庵含法界,不待野僧茶”则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认同与向往。这句诗中的“小庵含法界”表示崇福庵内蕴含着佛法的精髓和教义;而“不待野僧茶”则意味着不需要野僧的茶水即可领悟其中的真谛。这里的“法界”指代佛法的世界或境界,而“野僧茶”则是指普通的和尚所喝的茶水。通过这样的对比和表达,诗人表达了对佛法的尊崇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崇福庵周围自然环境的描绘、对时间的思考以及对佛教文化的认同与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生命之短暂以及心灵归宿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