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桥外路,傍水去穿林。
石柱岧峣起,溪流宛转深。
清音成小立,爽气入孤斟。
晻霭丛祠处,归涂月已侵。

【注释】

西山:在今江苏苏州市西。桥外:指胥门大桥,在苏州西南。西山岳祠:即苏州城西的虎丘山,为吴地名胜。

清音:指泉水潺潺的声音。成小立:因泉声而驻足凝神倾听。孤斟:独自酌酒。

晻霭(ǎn ǎi):雾气笼罩的样子。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游览了苏州西山的虎丘后写的。全诗写山行所见,首句点出“路”,次句写“林”,三、四句写石柱、溪流,五、六句写听泉、饮泉,末句写“归涂”,点出题中“西山”二字。

这首诗前两联写景,第三联写情,最后写意,意境幽远,有画意诗趣。

诗中描写了山行所见的景色:山间小路通向桥外,路边树木茂密,山涧流水清澈见底,淙淙流水声不绝于耳。作者伫立聆听,似乎听到了泉水叮咚的声音。

此诗写游虎丘时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首联“西山桥外路,傍水去穿林。”交代了地点:在苏州西南的西山,由一座桥外通往山里。颔联“石柱岧峣起,溪流宛转深。”描写了西山的路旁,高耸的山峰与曲折的溪流,形象生动。颈联“清音成小立,爽气入孤斟。”写听到的泉水声音以及喝一口泉水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这美景的喜爱。尾联“晻霭丛祠处,归涂月已侵。”描绘了西山上庙宇的周围环境,月光下的西山显得更加神秘美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