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馀诗石,谁移榜县斋。
闲来得寻句,小立为兴怀。
人俗真难疗,言高不可埋。
窗前有疏竹,大嚼对吾侪。

【注释】:

绿筠轩:即绿竹轩,为王维诗《酬张少府》中的“绿竹”所指。
观坡翁诗刻:观赏王维的诗歌刻石。
野寺:荒废的寺院。
余诗:剩余的诗。
谁移榜县斋:有谁能把榜县斋(唐代州名)的刻石移置到这里。
闲来得寻句:闲暇时来寻找诗句。
小立:稍站一下。
兴怀:激起感慨。
人俗:庸俗的人。
疗:治疗、消除。
言高不可埋:言辞高妙,不能被埋没。
窗前有疏竹,大嚼对吾侪:窗外有一排疏疏落落的竹子,我正吃着东西,与你们一起品味。

【译文】:

绿竹轩中观赏王维的诗歌刻石,这是谁把榜县斋的刻石移至这里?闲暇时光来寻找诗句,稍站一下便激起感慨。庸俗之人真难以治愈,言辞高妙,不能被埋没。窗外有一排疏疏落落的竹子,我正吃着东西,与你们一起品尝。

【赏析】:

王维的《酬张少府》一诗,以“绿竹”为主题,赞美了友人张九龄的高洁品质和高尚情操。而“绿筠轩”则是诗人自己隐居之所,是诗人与外界隔绝、独处幽静之地的象征。

本诗以“绿筠轩观坡翁诗刻”开头,表达了诗人欣赏王维诗歌的心情。接下来“野寺余诗石,谁移榜县斋”,诗人感叹王维的诗刻石已不在原处,而是移到了荒废的寺院里。这既是对王维诗歌流传历程的概括,也是对王维诗歌艺术魅力的一种肯定。接下来的“闲来得寻句,小立为兴怀”,描绘了诗人在绿筠轩中闲暇时寻找王维诗歌的情景。诗人在欣赏王维诗歌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引发出对世俗的感慨。

最后四句“人俗真难疗,言高不可埋。窗前有疏竹,大嚼对吾侪”,诗人感叹庸俗之人很难治愈,而王维高妙的言辞则不会被埋没。同时,诗人还描绘了窗外的疏疏落落的竹子和自己在享受美食的场景,表达了与同僚们一起品味王维诗歌的乐趣。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王维诗歌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向往。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世俗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