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朝迹后,休道不知津。
城市谁多客,山林自少人。
尽常开老眼,应甚惜闲身。
爱月闻吴咏,无嫌更荐绅。

【注释】

清时:清明时节,指春天。朝迹:朝拜踪迹,即仕途。后:退居林泉之后。休道:不要说。不知津:不晓渡口。城市:城市中多客。谁:疑问词。山林:山林间少人。老眼:老年的眼睛。应:应当。甚:很。惜:爱惜。闲身:闲散之身。爱月:喜爱月亮。闻吴咏:听到吴地的咏月诗。无嫌:没有嫌弃。更荐绅:更加被推荐为官。

【赏析】

此诗是酬和王巩之作。昌甫,昌龄(708—757),字季陵,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盛唐四杰之一。这首诗作于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春,当时昌龄从军岭南,途经临漳县。王巩任临漳县令,昌龄寄诗给他,希望他援引自己。王巩便以次韵作答。

“清时朝迹后”,诗人以景起笔,写自己退居林泉之后,远离朝廷,不为仕途所动。“休道不知津”,意思是说不要以为我不知道渡河之处,这里含有“我虽隐退,但心系天下”的意思。

“城市谁多客”,诗人感叹城市中人多客多,有如过江之鲫,而“山林自少人”,则表现出一种归隐的悠然之情。这两句诗表面上看似在写景,实际上却是对官场生活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

“尽常开老眼”,“常”在这里是形容词,表示经常、常常的意思。诗人通过“常开老眼”来表达他对世事的淡泊之心,同时也暗含了自己对官场的不屑一顾。

“应甚惜闲身”,诗人以反问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感慨,说自己虽然已经退休,但是心中仍然牵挂着国家大事,所以不应该过分珍视闲散的生活了。这里的“闲身”指的是诗人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都没有闲散,而是一直在为国家担忧。

“爱月闻吴咏,无嫌更荐绅”,诗人以“爱月”、“闻吴咏”、“无嫌”、“更荐绅”四个意象来表现自己的志趣与情感。“爱月”指的是喜爱月光,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闻吴咏”则是指听到吴地的吟咏,表现出他的雅致;“无嫌”则是说没有嫌弃的意思,表明他对自己的才华有信心;“更荐绅”则是指再次被推荐为官,表现出他的自信和抱负。

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和对自己隐居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他既不愿沉溺于官场之中,又不甘于放弃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是选择了一种既超脱又积极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