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外僧家好,如今更住山。
都无城市闹,只有水云闲。
打供随缘后,罢参开净间。
纷纷底荣宦,何事复相关。
【注释】
- □:仁。仁,是人名。
- 分外僧家好,如今更住山。
- 都无城市闹,只有水云闲。
- 打供随缘后,罢参开净间。
- 纷纷底荣宦,何事复相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作。全诗以“住”字为线索贯穿,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向往自然、宁静的生活的情感。
诗人以“分外僧家好”开头,点明了自己的隐居之地。这里的“分外”表示与众不同,突出了自己的特殊身份——僧人。接着,“如今更住山”进一步描述了自己的居住环境,强调了与尘世的隔离。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示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诗人在第三句中表达了对城市的厌倦之情。他说:“都无城市闹”,意味着自己远离了繁华喧嚣,只有清静的自然风光。这里的“闹”与前文的“闲”相呼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不满。
诗人转向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在第四句中写到:“只有水云闲。”这句话表明了他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与水云相伴的美好时光。这里的“闲”字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满足和愉悦。
随后,诗人转向了自己的修行生活。在第五句中,他写到:“打供随缘后,罢参开净间。”这里的“打供”、“参”分别指佛教中的仪式和修习。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已经放下了世俗的烦恼,达到了一种清净的境界。这里的“净间”指的是佛教中的禅房或静室,暗示了他正在进行修行活动。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涯的厌倦。在第六句中,他写到:“纷纷底荣宦,何事复相关。”这里的“何事复相关”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涯的失望和无奈。他认为那些追求名利的人最终都会回到原点,而自己却能够超脱于世俗之外。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修行以及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反思,展现了他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