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玉冰溪地,常年衲子过。
杖挑明月重,笠戴白云多。
洞远今无鹫,湖高旧见鹅。
与君三叹息,佛法付天魔。

【注释】

柬乙翁上人:向乙翁上人致意。柬,通“请”,问候。

山玉冰溪地:指山中清澈如玉石的溪流。

衲子:指僧人。衲,即袈裟。

杖挑明月重:拄着拐杖挑着皎洁的月光回家。

笠戴白云多:戴着斗笠,上面罩着层层白云。

洞远今无鹫:现在山洞已经没有飞鸟栖息了。

湖高旧见鹅:在湖中曾经见过水鸟。

三叹息:三次叹息。

佛法付天魔:佛法被天魔所毁。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在拜访友人时作的。诗人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寄寓了自己的感慨之意。

首句“山玉冰溪地”,以“玉”字形容溪水的清澈、纯洁,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次句“常年衲子过”,以“衲”字来形容僧人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僧人生活的关注和了解。第三句“杖挑明月重”,以“杖”字形象地描绘出僧人拄着拐杖行走在月光下的情景,表现了僧人孤独、寂寥的心情。第四句“笠戴白云多”,以“笠”字形容僧人头上戴的斗笠,表现了僧人朴素、清高的形象。最后两句“洞远今无鹫,湖高旧见鹅”,以“鹫”字形容山洞中的飞鸟,表现了山洞的荒凉;以“鹅”字形容湖中的水鸟,表现了湖水的宁静。最后两句“与君三叹息,佛法付天魔。”以“叹息”一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佛教教义被破坏的惋惜之情。全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的感慨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