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地寻明月,因人且出游。
猖狂疑有谓,拓落信何求。
山水知回薄,杯觞得献酬。
秋情吾卜夜,垂老未为羞。

【注释】

无地寻明月:没有地方寻找月亮。

因人且出游:因为有人,所以暂且出去游玩一番。

猖狂疑有谓:狂妄自大好像在指责别人。

拓落信何求:落魄潦倒又有什么可求的呢。

回薄:山势曲折、重叠。

杯觞得献酬:酒杯和酒杯相互敬酒酬酢。

秋情吾卜夜:秋天的情怀让我决定在夜晚饮酒赏月。

垂老未为羞:年老体衰却并不觉得羞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庆历三年(1043)八月与友人游历嵩山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

首先从结构上看,这是一首七绝,由首句起头,到末句收尾,中间四句为第一段,最后两句为第二段。

“次韵斯远喜予见过”,首句开门见山,点明此次出游的原因,即“喜予过”,即高兴我来访。

“无地寻明月”一句,作者以自己无法找到月亮作比,形容自己对好友的羡慕,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猖狂疑有谓”,这句中的“猖狂”一词,既表现了作者的豪爽直率,也体现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

“拓落信何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即无论世事如何变幻,只要心中有爱,就可以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山水知回薄,杯觞得献酬”,这句诗描绘了作者与朋友相聚时的愉快场景,他们在一起欣赏山水之美,畅饮美酒,享受着难得的快乐时光。

“秋情吾卜夜,垂老未为羞”,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和对年华逝去的感慨。他明白岁月如梭,虽然已经到了晚年,但他仍然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不以为忧,不以为耻。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