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深巷卧,懒学剡溪回。
破轿身闲出,衡门手亟开。
山林遽如许,人物岂他哉。
桥过城东宅,朋从三两来。
【注释】
二十日雪中入城:二十日,即二十四日。入城,进京城。雪中,天气寒冷。
不须深巷卧,懒学剡溪回:不必在偏僻的小巷里休息,懒得学习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
破轿身闲出,衡门手亟开:破轿子(破衣)已经闲散地走出家门,用手提着衡门的钥匙急忙打开城门。衡门,衡宇之门。这里指诗人自己的家。
山林遽如许,人物岂他哉:忽然之间,山林变得如此荒凉萧条,人们到哪里去了?难道只有我吗?
桥过城东宅,朋从三两来:走过桥,来到城东的宅院,朋友才从附近地方赶来。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大雪纷飞的二十四日进入京城后写的一首纪行诗。首句“二十四日雪中入城”,交代了自己的身份和行动的时间、地点。“二十四日”表明是在冬末春初的时候。当时正是大雪封山,道路不通的时候。而诗人却冒雪进城,可见其不畏艰险的精神。中间四句写自己进城后的所见所感。“不须深巷卧,懒学剡溪回”两句,说自己没有去深山老林里避寒,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这两句看似平常,实则蕴含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也流露出一种孤独落寞的情绪。“破轿身闲出,衡门手亟开”两句,描写诗人冒着风雪走出家门的情景。破轿,是指破旧的车子。“衡门”是指简陋的门。“手亟开”的意思是说,诗人用手推开门。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冒风雪进城时的情景,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面对现实的精神。“山林遽如许,人物岂他哉”两句,意思是说,忽然之间,山林变得如此荒凉萧条,人们到哪里去了?难道只有我吗?这里,诗人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之情。“桥过城东宅,朋从三两来”两句,意思是说,走过桥,来到城东的宅院,朋友才从附近地方赶来。“朋从三两来”中的“三两”指的是几个朋友。这句诗写出了诗人进城后与朋友相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通过诗人自己进城前后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敢于面对现实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