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春雪见梅花,渌涨沟流浸草芽。
纵著峭寒虽较冷,不禁暄日便争华。
游蜂未放迷深树,回雁初归泊浅沙。
步转横桥已孤绝,奈吹香处隔邻家。
注释:二月一日,诗人来到山中赏梅花。在春雪的映衬下,一山的梅花显得格外娇艳。溪水涨满,淹没了岸边的草芽。即使峭寒逼人,也不能抵挡暄日的争辉。游蜂还未飞出深树,回雁刚刚回到浅沙。转过横桥已经孤绝了。吹香的地方隔着邻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抓住梅花、溪水、游蜂、回雁等几个意象来写梅花。诗的前两句写梅,后两句写溪。
“一山春雪见梅花”,首句以“一山”二字点明题意,说明所描写的梅花就生长在这山上。次句则从视觉的角度对梅花进行描绘。诗人把梅花与“一山春雪”并提,既突出了梅花洁白无瑕的特征,又写出了梅花傲立冰雪的高风亮节。这两句看似平淡,却极富画面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纵著峭寒虽较冷,不禁暄日便争华。”前半句承上启下,说尽管峭寒逼人,但梅花依然傲然开放,毫不畏惧;后半句紧承上句,说虽然阳光温暖,但梅花依然争奇斗艳。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梅花的坚韧不屈和高洁的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游蜂未放迷深树,回雁初归泊浅沙。”“游蜂”与“回雁”都是比喻,用它们来代指那些被梅花吸引而来的游客。这两句诗通过对游蜂和回雁的动作描写,进一步衬托出了梅花的美丽动人。
“步转横桥已孤绝,奈吹香处隔邻家。”尾联写诗人走到横桥上时,已经觉得非常孤单了。因为吹着梅花香味的地方离他太近了,只能隔开几家才能闻到。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梅花的香气之浓,又反映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