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坐焦心气不苏,炎风畏景逼头颅。
涧流已断无萍实,园圃俱荒失芋区。
絺绤纵施衣复汗,简编虽近墨难濡。
人嘲褦襶交游绝,头白昏昏发懒梳。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诗中“苦旱”指的是干旱。

第一句“孤坐焦心气不苏”,描述了一个孤独的人坐在焦灼的心情中无法得到舒缓。”焦心”形容内心极度焦虑,而”气不苏”意味着这种焦虑感持续存在,无法平息。

第二句“炎风畏景逼头颅”,描绘了强烈的炎热天气和烈日的炙烤,使得人们感到畏惧。这里的“炎风”指的是炎热的风,“畏景”表示对强烈日照的恐惧,“逼头颅”则形容太阳的热力使人难以忍受。

第三句“涧流已断无萍实”,表达了由于干旱导致溪流干涸,连浮萍也没有生长出来。这句反映了干旱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隐喻了社会环境的困境。

第四句“园圃俱荒失芋区”,说明由于长时间的干旱,原本肥沃的土地变得贫瘠,不再适宜种植,连基本的农作也难以维持。这进一步强调了干旱带来的严重后果。

第五句“絺绤纵施衣复汗”,描述了即便在凉爽的环境中,由于持续的炎热,汗水仍然无法停止。这里用“絺绤(chī xì)”指夏季的细薄衣物,“纵施”意味着随意放下,“汗”则是出汗的意思。这反映了即使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下,由于高温,人也会感到不适。

第六句“简编虽近墨难濡”,意思是尽管靠近墨水和纸张,但由于长时间没有写作,手变得粗糙,难以书写。这暗示了长期的静默和无聊,缺乏交流和创作,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最后两句“人嘲褦襶交游绝,头白昏昏发懒梳”,描述了因为长期的干旱和社会的动荡,人们的社交活动减少,甚至连基本的日常生活如梳头发这样的小事也变得懒得去做。”人嘲褦襶”可能暗指因干旱导致的农作物减产,而农民们因此而生活困顿。”头白昏昏”则形象地描绘了因年岁增长而显得有些迟钝或疲倦的状态,”发懒梳”则直接表明了因懒惰而不愿打理自己的外观。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和社会生活现状的深刻感受,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困扰。通过描绘干旱带来的环境变化、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个人生活的不便,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忧虑和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