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吾老态懒成言,勃窣蹒跚试出门。
脚底路回篱外屋,眼前梅发涧边村。
雪霜欲下天回互,烟雾不收山吐吞。
归到寒窗卷书坐,地炉深火过黄昏。

晚春的寒意使诗人散步于涧上,他步履蹒跚地试着走出门去。

脚下的路曲折回环通向篱笆外屋前的小村庄,眼前是盛开着花朵的梅树在村边绽放,景色宜人。

雪霜降临,天与地之间仿佛在相互对话,云雾不散,山峦似乎要吐露其真容。

回到寒冷的书房里卷起书卷,坐在燃烧着地火的火盆旁度过黄昏。

注释:

  1. 晚寒散步涧上:晚春的寒气使诗人决定散步于涧上。
  2. 支吾老态懒成言:支吾是指说话含糊不清或不流畅;老态是指年迈的状态;懒成言则表现出不愿多言。
  3. 勃窣蹒跚试出门:形容走路的样子,既笨拙又艰难。
  4. 脚底路回篱外屋:描述行走过程中的复杂景象,脚下的小路曲折,最后回到了篱笆外的小屋前。
  5. 眼前梅发涧边村:指眼前的梅花开得茂盛,在涧边的小村庄里盛开。
  6. 雪霜欲下天回互:描述即将来临的雪和霜,天空中的云彩仿佛在互相交谈。
  7. 烟雾不收山吐吞:形容山上的云雾缭绕,似乎在吐出或吞入。
  8. 归到寒窗卷书坐:诗人回到家中,坐在寒冷的窗前阅读书籍。
  9. 地炉深火过黄昏:使用地炉取暖,火光在室内蔓延至黄昏时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春时节的散步体验。首联写诗人因年岁已高而变得迟缓,步履维艰;颔联写诗人经过曲折的小路最终抵达小村庄的情景;颈联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雪霜降临时天地间的对话;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室内通过点燃地炉来取暖、阅读书籍度过黄昏的宁静生活。全诗通过对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以及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春日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