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梅山路一杯亭,日澹风微远霭生。
莫问古来寻古话,只知春近赏春情。
几枝冷蕊吟方见,一点疏花画不成。
我挟两儿同二友,老年酒外更何营。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探梅》诗。陈师道,字无己,一字无庵,号后山居士,北宋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文学家、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清新淡雅,语言朴素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尤擅长于写景。此诗即是他晚年在徐州所作。
“探梅山路一杯亭”,首句描写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来到梅花盛开的地方的情景。诗人手持一杯美酒,走在通往梅花山的小路上,欣赏着沿途的风景。这里的“探梅”二字,既写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日澹风微远霭生”,第二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氛围。阳光明媚,微风轻拂,远处的雾气升腾而起。这里的“澹”字,形容太阳光芒柔和,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微”字,形容微风轻轻吹过,给人带来一丝清凉;“霭”字,则形容远处的天空中飘浮着淡淡的云雾。这些词语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新宜人的环境中。
“莫问古来寻古话,只知春近赏春情”,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视。诗人认为,无需再去追寻那些古代的故事和传说,因为眼前的美景才是最重要的。这里的“莫问”,表示诗人对过去的不屑一顾;“只知春近”,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到来感到欣喜和期待。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几枝冷蕊吟方见,一点疏花画不成”,第四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梅花之美。诗人发现,几枝梅花虽然已经凋零,但仍然散发着清香。而那一点稀疏的花瓣,尽管难以画出,但仍然能够感受到它的美丽。这里的“冷蕊”和“疏花”都是形容梅花的特点,而“吟方见”和“画不成”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几种梅花的独特见解。
“我挟两儿同二友,老年酒外更何营”,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诗人说,他现在带着两个儿子和两位朋友一起出游,享受着美好的时光。这里的“两儿”指的是他的两个儿子,而“二友”则指的是两位朋友。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但在这个阶段,他更加珍惜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光,不再去追求其他的事物。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一同探梅的场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歌中的关键词如“探梅”、“日澹”、“微风”、“远霭”、“冷蕊”、“疏花”等,都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梅花的美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