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眼花枝是蜡梅,香传小树为谁开。
弄阴欲雪山长暝,破晓终风水漫洄。
鸟语春声喧复静,鸿飞寒影去还来。
数间败屋浮桥外,何故无吟不举杯。
涧上蜡梅香甚
照眼花枝是蜡梅,香传小树为谁开。
注释:眼前的花朵枝头,盛开着腊梅花,香气四溢。腊梅花的香气通过小树枝传递开来,是为了谁而开放的?
弄阴欲雪山长暝,破晓终风水漫洄。
注释:在树荫下嬉戏,想要等到夜幕降临时;天刚破晓时,山间水波荡漾,景色迷人。
鸟语春声喧复静,鸿飞寒影去还来。
注释:春天里鸟儿的鸣叫声此起彼伏,有时喧闹,有时安静;大雁在空中飞翔,它们的寒冷身影时而出现,时而消失。
数间败屋浮桥外,何故无吟不举杯。
注释:几间破旧的房屋位于渡口之外,为何我每次饮酒都提不起兴致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时节,独自漫步在山间小径上的情景。诗人被眼前的腊梅花所吸引,花香四溢,使诗人陶醉其中。然而,诗人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前行,寻找更美好的风景。
诗的开头两句“照眼花枝是蜡梅,香传小树为谁开?”描绘了诗人所见的景象。腊梅花开得正艳,香气扑鼻而来,使得诗人不禁想起小树上那一抹淡淡的花香。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弄阴欲雪山长暝,破晓终风水漫洄。”描绘了诗人在山间小径上行走的情景。他喜欢在树荫下玩耍,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然而,天渐渐变亮,水波荡漾,景色变得迷人起来。诗人感叹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最后两句“鸟语春声喧复静,鸿飞寒影去还来。”描绘了诗人在山间小径上听到鸟儿的鸣叫声,看到大雁在空中飞翔的情景。鸟儿和大雁都是春天的象征,它们的存在让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些美好的景色中,反而感到有些无聊。
最后的两句“数间败屋浮桥外,何故无吟不举杯。”则是诗人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了反思。他发现,尽管周围有很多美景,但他却无法提起兴趣去欣赏,也无法找到快乐的心情去品味这些美景。这可能是因为诗人内心深处有着某种困扰或压力,使他无法真正地投入到生活中去。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时节独自漫步在山间小径上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腊梅花、小鸟、大雁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同时,诗人也在诗句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思考,让人感受到他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