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回日日晓莺边,宝带春风蹙绣鞯。
过眼任题红叶句,放怀应点白云篇。
沉香亭北宁无地,群玉山头别有天。
更向紫微垣内去,衣冠文物是真仙。

【解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时诗人任中书舍人。“赵户部迎侍回朝”,当是诗人送别的友人。赵姓,即赵牧。赵牧,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字文儒。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穆宗长庆四年进士及第,历官左拾遗、礼部员外郎、吏部郎中。元和初为吏部侍郎。后出为浙西观察使、宣歙节度使。大和八年,入为刑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九年,拜检校尚书右仆射,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二年正月,罢相。十三年,复拜司徒、兼侍中,封燕国公。十五年,改司空、平章事。十六年,徙东都留守。长庆三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岁。《全唐诗》编诗一卷。有《赵牧集》。

首联:“朝回日日晓莺边,宝带春风蹙绣鞯。”首联写友人赵牧从京城返回故乡的情景。“朝回”表明友人已返故里。“宝带春风”形容衣饰华丽。“蹙绣鞯”指马鞍上绣的花纹。“宝带春风”与“过眼任题红叶句”遥应。“红叶题诗”出自杜牧《秋夕》,意思是:在秋天的夜晚,人们看到落在地上的红叶,便在下面题诗,表示自己对远方的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用此典故,说明朋友的衣饰华丽,又暗示友人归途的愉快心情。

颔联:“过眼任题红叶句,放怀应点白云篇。”颔联进一步描写友人归来的喜悦心情。“任题红叶句”与“紫微垣内去”遥应。“紫微垣”是皇宫的别称。“紫微垣内去”表明友人即将进入官场,开始新的生活征程。这两句的意思是:眼前看到的都是题在红叶上的诗句,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胸怀坦荡无邪地挥笔写《白云篇》吧!“过眼”指眼前所见,“任题”指随意题写。“放怀”指心胸开阔、无拘无束地写作。“应点”指应当着意写作。“白云篇”指《云海篇》。《云海篇》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共八韵,前四韵写天台观潮,后四韵写海上见鲸的故事。“紫微垣”是皇宫的别称。“紫微垣内去”表明友人即将进入官场,开始新的生活征程,也意味着诗人要步入仕途,开始了人生的一段新征程。

颈联:“沉香亭北宁无地,群玉山头别有天。”颈联写友人归途中经过沉香亭时的情景。“沉香亭”是唐朝皇帝举行宴会的地方。“沉香亭北”是诗人想象友人经过沉香亭时的情形。“群玉山头别有天”与“衣冠文物是真仙”遥应。“衣冠”指穿戴华丽的衣服,“衣冠文物”指穿着华丽的衣服和文采斐然的文章。“衣冠文物”是古代官员的标志,此处用来比喻友人。“别有天”意为另有一番境界。“衣冠文物是真仙”是指友人不仅衣着华贵,而且才华横溢,是个真正了不起的人物。

尾联:“更向紫微垣内去,衣冠文物是真仙。”尾联写诗人期待友人再入仕途,成为朝廷重臣。“紫微垣”是皇宫的别称。“紫微垣内去”表明友人即将入仕为官。“衣冠文物”是古人的服饰和文化修养的象征。“真仙”是指真正的神仙。尾联的意思是说:更期待你到紫微垣(朝廷)去施展才能,做一个真正的仙人啊!“紫薇垣”是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紫微垣内去”指友人即将入宫担任官职。“衣冠文物”是古人的服饰和文化修养的象征。“真仙”是指真正的仙人。

【赏析】

此诗首联写友人赵牧从京城返回故乡的情景。“朝回”表明友人已返故里,“宝带春风”形容衣饰华丽,“蹙绣鞯”指马鞍上绣的花纹,以衬托友人的富贵生活,暗含对朋友的赞美之情。颔联写友人归途的快乐心情。“红叶题诗”出自杜牧《秋夕》,意思是:在秋天的夜晚,人们看到落在地上的红叶,便在下面题诗,表示自己对远方的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用此典故,说明朋友的衣饰华丽,又暗示友人归途的愉快心情。颈联写友人归途中经过沉香亭时的情景。“沉香亭”是唐朝皇帝举行宴会的地方。“沉香亭北”是诗人想象友人经过沉香亭时的情形。“群玉山头别有天”与“衣冠文物是真仙”遥应。“衣冠”指穿戴华丽的衣服,“衣冠文物”指穿着华丽的衣服和文采斐然的文章。“衣冠文物”是古代官员的标志,此处用来比喻友人。“别有天”意为另有一番境界。“衣冠文物是真仙”是指友人不仅衣着华贵,而且才华横溢,是个真正了不起的人物。尾联写诗人期待友人再入仕途,成为朝廷重臣。“紫微垣”是皇宫的别称。“紫微垣内去”表明友人即将入宫担任官职。“衣冠文物”是古人的服饰和文化修养的象征。“真仙”是指真正的仙人。“紫薇垣”是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紫微垣内去”指友人即将入宫担任官职。“衣冠文物”是古人的服饰和文化修养的象征。“真仙”是指真正的仙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