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底劳生醉即休,从他势利有包羞。
秋高野外空环堵,月满城时定倚楼。
平揖山光明绝巘,净摇溪影转沧洲。
可怜儿辈知陶写,丝竹何如且茗瓯。

【注释】

①次韵:即和诗。校官:指地方长官的属吏。

②劳生:劳苦的生涯。醉即休:醉酒而得休息。

③势利:指权贵们依仗权势欺侮平民。包羞:忍受耻辱。

④环堵:四周墙围,意谓家贫无余财。空环堵:家中一无所有。

⑤倚楼:凭高楼远眺。

⑥绝巘(yǎn):极高的山崖。净摇:清澈地摇动。沧洲:大江之中的小岛。

⑦可怜儿辈:可怜那些年轻人。陶写:以诗文寄托情怀。

⑧丝竹:乐器。茗瓯(ōu):茶具名。

【赏析】

《次韵校官》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此诗为酬和之作,与原诗内容相关,并从其意境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全诗四十六句,前半部分描写了诗人与官场中人的交往及自己的处境,后半部分表达了对年轻一代寄予希望的情感。

首联“要底劳生醉即休,从他势利有包羞。”意为:为什么要让生活如此艰难,一旦酒醉便可以忘记一切?即使面对权势者,也要保持自尊,不要屈服于他们的侮辱下。

颔联“秋高野外空环堵,月满城时定倚楼。”意为:在秋天的夜晚,我独自站在空荡荡的院子里,仰望着明亮的月亮,静静地倚立在高楼之上。

颈联“平揖山光明绝巘,净摇溪影转沧洲。”意为:当我平视远处的山峰时,只见那光芒四射的山峦如同一座巨大的屏风;当溪水流动时,它仿佛把整个大地都映照在水中,波光粼粼。

尾联“可怜儿辈知陶写,丝竹何如且茗瓯。”意为:可惜那些年轻人只懂得追求名利、声色享受,他们不懂得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只有品茗才是最高雅的生活情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期望。诗人希望通过品茗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同时也希望年轻人能够珍惜时光、奋发图强。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