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残星赵倚楼,吟边供断一生愁。
渭南作尉诚微宦,江上逢人忆远游。
风景不因今古异,琴樽宁与是非休。
章泉传到涧泉上,凉意满天河影秋。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长笛残星赵倚楼,吟边供断一生愁。渭南作尉诚微宦,江上逢人忆远游。风景不因今古异,琴樽宁与是非休。章泉传到涧泉上,凉意满天河影秋。
昌甫携渭南诗见过
长笛残星赵倚楼,吟边供断一生愁。
渭南作尉诚微宦,江上逢人忆远游。
风景不因今古异,琴樽宁与是非休。
章泉传到涧泉上,凉意满天河影秋。
注释解释:
- 长笛声在夜空中残留的几点星光之下响起,诗人抬头望天所见,也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长笛声,他看到了夜空中还残留的几点残星,也看到飞过的南归大雁,当他抬头仰望时,忽然耳边传来了悠扬的长笛声。
- “吟边”指的是诗人所处的环境,“供断”则意味着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愁绪。
- 诗人虽然在渭南担任小官,但内心并不觉得这是卑微的微宦生涯,反而在江上遇到的人让他回忆起远方的游子生活,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的思念和回忆。
- 风景不会因为古今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永恒不变的信念。
- 诗人用“琴樽”指代酒器,表示他宁愿与知己共饮美酒,也不愿参与世间的是非纷争。
- 诗人将“章泉”的诗篇传到了山间的涧流之上,那里的水声和秋风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抒发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