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庵上雪中眠,夜半寒枝落枕前。
虚旷益知身老大,静深惟觉梦清圆。
山围漠漠无通路,田缺幽幽有暗泉。
雅志能来得同榻,雨岩人必为吟传。
【注】尹子潜:即尹鹗,南宋诗人。
十二月初九日雪,尹子潜来——在大雪中迎来了尹子潜。
九峰庵上雪中眠,夜半寒枝落枕前。——在九峰庵上,大雪覆盖着茅屋,树枝挂着雪花,深夜时分,枝上的雪落在了枕头前。
虚旷益知身老大,静深惟觉梦清圆——因为身处空旷的地方,才更觉得人生老去。在静静的深夜中,我梦见自己做了一个清晰的梦。
山围漠漠无通路,田缺幽幽有暗泉——四周群山环抱着,但找不到一条可以通行的路;田地被水淹没,但深处有一股泉水在流淌。
雅志能来得同榻,雨岩人必为吟传——如果你有高雅的意志和志向,我们可以一同坐在这里谈天说地;如果大家对雨岩景色赞不绝口,一定会有人写下赞美的文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1185年(宋光宗绍熙四年)所作。当时作者在浙江嘉泰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任县尉。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与好友尹子潜同游九峰庵、九峰寺的见闻感受。全诗四十六句,每句八字,平仄相对。
第一二句:“九峰庵上雪中眠,夜半寒枝落枕前。”
这两句写诗人在九峰庵上,半夜醒来,看到窗外一片洁白的雪景,不禁想起自己的岁月已逝。
第三四句:“虚旷益知身老大,静深惟觉梦清圆。”
这两句写诗人坐在窗边,看着外面一片寂静的雪景,感叹自己的年纪已经大了。而在这宁静的夜晚,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清晰明亮的梦。
第五六句:“山围漠漠无通路,田缺幽幽有暗泉。”
这两句写诗人走出房间,走到院子里,看到周围的山峰被白雪覆盖,看不到出路。而在他的脚下,有一口井,井水清澈,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第七八句:“雅志能来得同榻,雨岩人必为吟传。”
这两句写诗人与尹子潜一起坐着说话,谈论着诗歌的艺术,希望人们能够记住他们的才华。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述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以及对艺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