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梅何似野梅好,一任有诗能细论。
牧笛樵歌茶灶外,几多北海只空樽。

注释:

闻少卫有行役:听说少卫在外地服役。

官梅:官府种植的梅花。

野梅:野生的梅花。

一任:任凭。

能细论:能够详细地谈论。

牧笛樵歌茶灶外:牧童吹着短笛,樵夫唱着山歌,都在茶烟袅袅的炉灶外。

只空樽:只有空空的酒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对比官梅和野梅的不同,抒发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之情。

首句“闻少卫有行役”,点明了诗人听到的消息是关于少卫在外地服役的消息。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直接切入主题,为后文的抒情铺垫了基调。

第二句“官梅何似野梅好”,诗人开始对官梅和野梅进行比较。这里的“官梅”是指官府种植的梅花,而“野梅”则是指野生的梅花。诗人认为,官梅虽然美丽,但不如野梅来得自在、自然。这种比较,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第三、四句进一步描绘了两种梅花的特点。“一任有诗能细论”,意味着无论是官梅还是野梅,都有人能够用诗歌来赞美它们的美丽。“牧笛樵歌茶灶外,几多北海只空樽。”这里,诗人通过描绘牧童、樵夫、茶客等人物的场景,展现了一幅热闹而又宁静的画面。他们似乎在享受着生活的美好,但又都带着一丝无奈和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官梅和野梅的比较,以及对其特点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同时,诗人也借助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