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从昔有琴聪,不但寻声指甲中。
一似少游闻复语,几曾着眼送飞鸿。

【注释】

琴僧:即指僧人。见过:指与琴僧相见。过,拜访。少游:苏轼的号,此处代指苏轼。复语:重复的话语。几曾着眼送飞鸿:意思是说,自己从来没有注意过送别远去的鸿雁。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杭州孤山见到一和尚弹琴,听其弹奏《渔歌子》。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幽静淡雅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对这位弹琴和尚的敬仰之情。

上片“孤山从昔有琴聪,不但寻声指甲中。”两句写孤山弹琴之僧。孤山,即今天的杭州西泠印社附近的孤山(位于西湖西南岸)。这里环境幽静,风景秀丽,是杭州著名的风景区之一。据传,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在此地隐居多年。此句以孤山为背景,表明弹琴和尚居住的地方很美,同时也暗示了弹琴和尚的高尚品德。

“一似少游闻复语,几曾着眼送飞鸿。”这两句是写弹琴和尚弹奏的音乐。“少游”是指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东坡,也就是词作者自己。这句的意思是说,弹琴和尚的琴声如同他听到的复述一样美妙动听。“复语”是指重复的话语,也暗指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几曾着眼送飞鸿”则是指弹琴者没有注意到送别远去的鸿雁。这两句既表达了词人对弹琴和尚技艺的赞叹,又暗示了词人自己的内心感受。

下片“一似少游闻复语,几曾着眼送飞鸿。”这两句是继续描绘了弹琴和尚弹奏时的情景。“一似少游闻复语”,这句话中的“少游”仍然是指东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弹琴和尚的琴声就像听到了重复的话语一样美妙动听。“几曾着眼送飞鸿”这一句则是说,弹琴者没有注意到送别远去的鸿雁。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词人对弹琴和尚技艺的称赞,同时也暗示了词人自己的内心感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和谐宁静的场景,通过描述弹琴和尚的形象和他的琴声,表达了词人对自然和艺术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词人在面对大自然美景时所表现出的心境平和、超然物外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