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则有用舍,学则有舒卷。
但愿培之深,名宦恐不免。
范欧久逾新,黄俞近莫辨。
后先行与静,信各万人选。
自是有犁锄,自是有轩冕。
如闻复授徒,乡里足称善。
青青谨对矣,话柄由我转。
杳邈天外心,其奈知德鲜。
兴言相逢时,一再仅游衍。
夜来定何杯,午后亦何脔。
达生恨弗果,情深话犹浅。
东家山水窟,气岸必洪展。
绿草三径春,幽光遍苔藓。

【注释】

仕则有用舍:做官时,有用的时候,有无用的时候。

学则有舒卷:学问上,有用的时候,有无用的时候。

范欧:指唐范仲淹,北宋名臣、文学家,谥号文正。

黄俞:指春秋时期的孔子和孟子。

后行:指后来的学者、文人。

信各万人选: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可以被挑选为朝廷中的一员。

自是有犁锄:自有耕犁,自有锄头,意指自力更生。

自是有轩冕:自有高官厚禄,意指功成名就。

如闻复授徒:听说你又开始教书了。

乡里足称善:家乡里的人都会称赞你。

青青:青草茂盛的样子。

谨对:恭敬地回答。

话柄:说话的权力。

杳邈:遥远。

其奈知德鲜:又怎么能够知道他们的德行呢?

兴言:兴起,提起话来。相逢时:见面时。

一再:一次又一次。游衍:徘徊不前,犹豫不决。

定何杯:喝定了什么杯。

午后亦何脔:也喝定了什么肉。脔,古代一种切块的肉。

达生:通达人生。恨弗果:遗憾没有成功。

情深话犹浅:感情深厚,话语却很肤浅。

东家:指作者的朋友或熟人。

山水窟:山清水秀的地方。

气岸:气概,风度。必洪展:一定非常宽广。

绿草三径春:春天的绿色草地伸延到三条小路两旁。

幽光遍苔藓:在幽暗中,苔藓发出微弱的光。

【赏析】

《寄宋君辅》是一首赠答诗,诗人通过赠答友人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仕则有用舍,学则有舒卷。”这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他认为做官有用时就应该去做官,而学习时应该有所选择。这里的“用”和“舒卷”都是相对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取舍。

“但愿培之深,名宦恐不免。”这是诗人对朋友的期望,他希望朋友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但是,即使如此,他也担心朋友最终会被名利所困扰,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

“范欧久逾新,黄俞近莫辨。”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他认为范仲淹等人已经超越了旧时代的束缚,而黄宗羲等人则逐渐被世人所遗忘。这里的“范欧”是指唐代的范仲淹,“黄俞”是指春秋时期的孔子和孟子。

“后先行与静,信各万人选。”这是诗人对未来的看法,他认为后来的人将会取代先人的地位,成为朝廷中最重要的人选。这里的“后行”是指后来的学者、文人,“静”是指安静、沉稳的品质。

“自是有犁锄,自是有轩冕。”这是诗人对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自己虽然平凡,但却有自己的追求和成就。这里的“犁锄”是指耕作用的农具,“轩冕”是指官服上的帽子。

“如闻复授徒,乡里足称善。”这是诗人对朋友的赞扬,他表示听说朋友又开始教书了,并且他的教学得到了家乡里人们的认可。这里的“复授徒”是指再次担任教职,“足称善”是指足够优秀、值得称赞。

“青青谨对矣,话柄由我转。”这是诗人对朋友的提醒,他表示自己会谨慎地对待这次交流,不会让自己的话语左右了局面。这里的“青青”是指茂盛的青色草叶,“话柄”是指谈话中的重要话题。

“杳邈天外心,其奈知德鲜。”这是诗人对命运的感慨,他认为自己的命运如同遥远的天空一样,难以捉摸,而自己的德行却是那么的匮乏。这里的“杳邈”是指遥远、渺茫,“知德鲜”是指知道德行的人很少。

“兴言相逢时,一再仅游衍。”这是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他表示希望在未来有机会再次见到朋友时,能够一起畅谈天下大事。这里的“兴言”是指兴致勃勃地交谈,“游衍”是指徘徊不前、犹豫不决。

“夜来定何杯,午后亦何脔。”这是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描写,他表示晚上要准备一杯好酒,中午也要品尝一块美味的肉。这里的“何杯”是指什么样的酒杯,“何脔”是指什么样的烤肉。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达生恨弗果,情深话犹浅。”这是诗人对自己不能达到通达境界的遗憾,以及对感情深厚但话语不够深入的无奈。这里的“达生”是指通达人生,“弗果”是指未能实现的愿望,“情深话犹浅”是指感情深厚但话语不够深入的意思。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