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非隐沦,乃作养生计。
岂无轩裳心,盖欲了千岁。
当其禀赋初,冲气甚微细。
谁知忧患多,坐使百脉滞。
海仙用奇语,安眠可元契。
因之地炉暖,绵绵见根蒂。
乾坤一交泰,日月去昏翳。
万事俱若遗,一身且康济。
【注释】海运:指大运河的开通。非隐沦:不是隐居避世。养生计:指大运河对农业生产的好处,即“漕运”。轩裳心:指高官显贵之心。了千岁:长生不老。禀赋初:出生的时候。冲气:指生命力。百脉滞:血脉不通。海仙:指神仙。安眠:指睡眠。元契:根本之因。地炉:指火坑,即炼丹炉。乾坤一交泰:天地阴阳两气相交合。日月去昏翳:日月运行,天明地暗,皆被除去了。
【赏析】这首诗是赞美大运河开通对农业生产好处的颂歌。诗中以人比水运,以生喻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大运河开通带来的巨大利益和美好愿望的赞美之情。
首句“春山非隐沦”,是说春天的大山并不是隐居避世的地方。这一句既点题又起兴。“乃作养生计”,是说春天的大山正是为了养生计才存在的。诗人在这里把“春天的大山”比作“养生计”,是为了强调大运河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二句“岂无轩裳心,盖欲了千岁”,是说难道没有当官的人吗?他们想要的是长生不老,希望永远活着。这里,诗人用“轩裳心”来形容那些有权势者的愿望,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这些人贪婪自私、追求永生的不满和反感。
三句“当其禀赋初,冲气甚微细”,是说在刚出生时,人的生命力是很微弱的。这句诗既承接上句,又为下文铺垫。
四句“谁知忧患多,坐使百脉滞”,是说谁知道忧虑和困难这么多呢?它们使得人们的血脉不通。这里,诗人用“忧患多”来形容人们对大运河开通所带来的好处的担忧和恐惧,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这种担忧和恐惧的不理解和不认同。
五至八句“海仙用奇语,安眠可元契。因之地炉暖,绵绵见根蒂”,是说神仙用奇特的说法来安慰人,使人能够安眠。通过炼丹炉的温度,可以发现万物的根本和起源。这里,诗人用“海仙”来形容神仙的话语,用“安眠”来形容炼丹的目的。他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炼丹术的质疑和否定,认为炼丹只是求长生不老,而忽略了自然规律的作用。
九至十句“乾坤一交泰,日月去昏翳,万事俱若遗,一身且康济”,是说天地阴阳两气相交合,太阳和月亮都失去了它们的昏暗,所有的事物都被消除了烦恼,只有我一个人健康地生活着。这里,诗人用“乾坤一交泰”来形容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用“日月去昏翳”来形容太阳和月亮的光芒重新照耀大地,用“万事俱若遗”来形容一切烦恼都被消除了,用“一身且康济”来形容自己的健康生活。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和领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