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与谁语,忽厌来者众。
山林恨不深,万事只一哄。
秋风吹衣裳,憀慄薄寒中。
幽忧诵离骚,此意千载共。
世岂无升沉,人自有轻重。
匪惟物所移,即以势之动。
吁嗟奈若何,得句且吟讽。
吾侪聚集地,绝倒颇闲纵。
虽作三日留,尚觉归倥偬。
长歌固云哀,恸哭未为痛。
迁书并屈贾,班史传王贡。
甚矣孔仲尼,不复周公梦。
【译文】
与谁论交,突然厌弃了前来的众人。
恨山林太深,一切事情都是喧嚣的。
秋风扫过衣裳,凄凉寒冷中。
幽愁诵读离骚,这心意千年共。
世上哪有升沉,人自有轻重。
不仅受外界影响,就是形势也起作用。
叹息无奈怎么办,得句吟诵以自慰。
我们聚集的地方,欢笑声颇多。
尽管停留三日,却还觉得归途匆忙。
长歌固然是哀伤的,恸哭未必痛彻心扉。
迁书和屈原、贾谊,班固史传王贡。
孔仲尼已不复周公梦,多么遗憾啊!
【注释】
- 论交:讨论交友问题。
- 忽厌:突然厌烦。
- 山林:指隐居之地。
- 一哄:喧闹混乱。
- 秋风:秋天的风吹动衣物。
- 憀慄:形容冷气袭人,身体发抖的样子。
- 离骚:指屈原的《离骚》,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忧愁与悲愤。
- 升沉:指地位的高低。
- 匪惟:不仅是,不只是。
- 物所移:外物的影响。
- 即:就。
- 叹若何:叹息无可奈何。
- 得句:得到一句合适的诗句。
- 吾侪:我辈,我们。
- 绝倒:形容欢乐畅饮的样子。
- 班史:班固的《汉书》和司马迁的《史记》。
- 屈贾:屈原和贾谊,这里泛指有才华的人。
- 周公梦:指周文王梦见商容,商容告诉他“西伯昌将昌,日角偃月”的话。周公梦到此,认为周朝要兴旺发达,因此辅助周武王灭纣建立周朝。后世以“周公梦”比喻贤明的政治。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对人生感慨和对政治失望的诗歌。诗人在首句提出自己对交友的看法,认为应该与志同道合者交往,而不是那些来来往往的人群;第二句表达对山林生活的怀念,认为只有在那里才能真正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第三句通过秋风和寒气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厌倦之情;第四句借用屈原的《离骚》来表示自己心中的悲愤与忧虑;第五六句指出世间的升沉变化,以及人们对于这种变化的看重,都不如自己内心的感受;第七八句则强调自己并非因为外界影响而改变看法或行动,而是形势的变化也在起作用;第九十句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叹息;最后两句则用孔子与周公的例子,表明自己并不比这些贤人差,但却无法像他们一样实现理想。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