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雪既雪复未雪,短衣数挽从百结。
横溪过涧起轻冰,举首长歌时叫绝。
莽莽岁寒残腊月,梅花前村后村发。
桥头独钓任渔翁,千山万径不可灭。

【解析】

此诗为诗人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十二月十二日所写。诗人在赴京途中经过横溪,看见溪边山崖上有薄冰,遂吟咏此诗。“欲雪”“既雪”是说天气寒冷,但下雪了,又未下雪;“短衣”“数挽”说明诗人穿着单薄,而多次挽袖去捉那轻飘飘的雪花。“横溪”“过涧”指诗人在溪边过桥。“举首长歌时叫绝”,诗人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声音嘹亮。“梅花”两句点出季节是冬季。“千山万径”写出了山路的险恶,表达了作者对于艰难险阻的藐视。

【答案】

译文:

天冷得要下雪了,但又没下雪。穿一件短衣服,挽着袖子多次去捉那些飘浮的雪花。

走到溪流边,看见溪边山崖上有一片薄冰,于是高兴地吟起歌来,声音响亮极了。

冬天的寒风凛冽,到处是残败的腊月景象,但是前村后村还是可以看到盛开的梅花。

我独自一个人站在桥头,任凭渔翁撒网捕鱼,不管千山万径多么艰险曲折。

注释:

①横溪:指横过溪水的小河。②百结:形容衣衫褶皱重叠的样子。③横溪过涧:指从横贯溪水的石桥上走过去。④长歌:指放声歌唱。⑤莽莽:形容草木茂盛。⑥残腊月:指农历年末。⑦发:开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传神的描写,表现出了诗人在严寒中捕捉到雪花的喜悦。全诗语言明白晓畅,形象生动。

首句“欲雪”“既雪”是说天气寒冷,但下雪了,又未下雪,表现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之情。次句写诗人因天气寒冷而多穿衣物,多次挽袖去捉那轻飘飘的雪花,表现了诗人对雪花的喜爱之情。第三句写诗人走在溪边,看见溪边山崖上有一片薄冰,便高兴得放声歌唱起来。第四句进一步描写了诗人看到冬景时的感受,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最后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个人站在桥头,任凭渔翁撒网捕鱼,不管千山万径多么艰险曲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冬日雪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