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如晦鸡既鸣,茅茨疏湿迷山楹。
披衣不知所如往,炉存宿煴犹荧荧。
水流花谢青春深,前村解桥隔孤城。
庾郎鲑菜当用情,瓶粟更付折脚铛。
风雨如晦鸡既鸣,茅茨疏湿迷山楹。
披衣不知所如往,炉存宿煴犹荧荧。
水流花谢青春深,前村解桥隔孤城。
庾郎鲑菜当用情,瓶粟更付折脚铛。
注释:
- 风雨如晦鸡既鸣:风雨交加,天色昏暗,鸡已经打鸣了。
- 茅茨疏湿迷山楹:茅屋的屋顶因雨水而变得潮湿,连山间的横梁都看不清了。
- 披衣不知所如往:披上衣服都不知道去哪里了。形容大雨中行走时的迷茫和无助。
- 炉存宿煴犹荧荧:虽然天气寒冷,但炉火仍然存在,依然能照亮四周,发出微弱的光芒。
- 水流花谢青春深:水流流逝,春意已深,花儿也凋零了。
- 前村解桥隔孤城:前方的村庄与桥梁相隔,显得格外冷清。
- 庾郎鲑菜当用情:庾亮(字士风,一说字文康)以美味的鲑鱼招待客人,表现出他对客人的深情厚谊。
- 瓶粟更付折脚铛:即使有瓶装的小米,也只能煮粥吃,因为锅子破了,无法正常使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夜的场景。首句“风雨如晦鸡既鸣”开篇即展现了雨夜的景象,天色昏暗,鸡已报晓。紧接着两句“茅茨疏湿迷山楹”,描绘了由于雨水淋湿,茅草屋顶变得潮湿,连山间的横梁都看不清了。这两句诗通过细节的刻画,营造了一种阴郁、朦胧的氛围。
接下来的句子“披衣不知所如往”,表达了诗人在大雨中行走时的迷茫和无助。他穿着湿透的衣服,不知道该往哪里去。这种描写传达出诗人面对恶劣天气时的心情和状态。
接下来的“炉存宿煴犹荧荧”,则是对诗人内心感受的描述。尽管天气寒冷,但炉火仍然存在,发出微弱的光芒。这象征着希望和温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坚定和不屈。
最后两句“水流花谢青春深,前村解桥隔孤城”,进一步描绘了雨夜的景色和氛围。水流流逝,春天的气息愈发浓厚,但前方的村庄与桥梁却显得如此遥远和冷清。这种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最后一句“庾郎鲑菜当用情,瓶粟更付折脚铛”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庾亮以美味的鲑鱼招待客人,表现出他对客人的深情厚谊。然而,即使有了瓶装的小米,也只能煮粥吃,因为锅子破了,无法正常使用。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尊重,也表达了自己处境的无奈和辛酸。
这首诗通过对风雨夜晚景象的描绘,以及人物内心活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不屈,同时也传递了友情的温暖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