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寓三年瘴海宾,箪瓢陋巷与谁邻。
维摩示疾原非疾,原宪虽贫岂是贫。
纺妪固尝占异梦,肉芝还已献畸人。
世间出世何由并,一笑荣枯等幻尘。

注释:

  1. 穷寓:简陋的住所。
  2. 三年:在这里指的是诗人在海南度过的三年时间。
  3. 瘴海宾:在瘴气弥漫的地方居住的人。
  4. 维摩示疾:维摩诘(梵文Vismī,意为“净名”)是一个传说中的印度高僧,他在一座寺庙内示病,不让别人接近,以此来考验弟子们的智慧。后来这个故事被引申为“示疾”一词,用来形容一个人故意装作生病,来试探他人。
  5. 原宪虽贫岂是贫:这里引用了孔子的话:“原宪之贫,人莫能忍也。”意思是说,原宪虽然贫穷,但并不因此而感到羞愧或困苦。
  6. 纺妪:古代农村妇女的一种职业,她们会纺线并织布。
  7. 异梦:一种超自然的现象,通常与梦境有关。
  8. 肉芝:一种传说中能够长生不老的草药。
  9. 畸人:特立独行的人,与众不同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海南度过的三年时间的感受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海南简陋的住所中生活,与外界隔绝的感觉。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接着,诗人提到了维摩诘的故事,用这个故事来比喻自己的处境,暗示自己并不真的需要别人的帮助。然后,诗人以孔子的话作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于贫穷的态度,即贫穷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内心的坚强和自信。
    诗人转向了自己生活中的具体情景,描述了与邻里的关系,以及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反映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理解和接受。然后,诗人又提到了纺妪和肉芝,这两种事物分别代表了民间的传统和神话传说的元素,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于神秘世界的好奇。
    诗人以“世间出世何由并,一笑荣枯等幻尘”结束全诗,这句话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它表达了诗人认为人生如梦幻般短暂,而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信念和坚持。
    这首诗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理解和看法,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诗歌才华和深邃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