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孙爱我如美疢,孟孙恶我如药石。
平生愿得逢若士,庶几爱我非姑息。
先生少抱王佐才,早以声名驰上国。
白头犹著从事衫,正坐不为俗子屈。
刚风由来有家学,不信直前能缺折。
世无子期谁赏音,伯牙太息弦应绝。
晚从南阳客塞上,岂为文章工草檄。
厌闻可否梁丘据,磨砺正须烦子革。
先生持此虽暂合,鸿鹄要是云间翮。
夜光明月遭抋剑,未肯碌碌同沙砾。
翻然赋归一何速,越吟久自同庄舄。
世间轩冕岂不欲,凿枘两穷安所得。
不如乞身向嵩少,问舍求田乃良策。
祖生从此须着鞭,我当继蜡登山屐。
注释:
- 季孙爱我如美疢,孟孙恶我如药石。
季孙和孟孙都是古代的君主名,这里代指君王。美疢是美味的病,比喻宠爱;药石是治病的药材,比喻厌恶。
- 平生愿得逢若士,庶几爱我非姑息。
平生:一生,指过去的时间。若士:像你这样的人。庶几:希望。
- 先生少抱王佐才,早以声名驰上国。
王佐才:能辅佐帝王的人才。上国:指中原地区。
- 白头犹著从事衫,正坐不为俗子屈。
白头:指年纪已老。从事衫:官员的服饰。为俗子屈:因为世俗而委屈自己。
- 刚风由来有家学,不信直前能缺折。
刚风:正直的性格。家学:家族的传统。
- 世无子期谁赏音,伯牙太息弦应绝。
子期:古代琴师,伯牙弹琴时无人理解他的心意,只有子期懂得。
- 晚从南阳客塞上,岂为文章工草檄。
南阳客:指诸葛亮。塞上:指边塞。文章:指文采。草檄:起草檄文。
- 厌闻可否梁丘据,磨砺正须烦子革。
厌闻:讨厌听到。梁丘据:春秋时齐国大夫。磨砺:磨练。子革:人名,这里指诸葛亮。
- 先生持此虽暂合,鸿鹄要是云间翮。
先生:对诸葛亮的尊称。鸿鹄:天鹅,比喻有才能的人。
- 夜光明月遭抋剑,未肯碌碌同沙砾。
抋剑:用剑割开月光。碌碌:平庸、平凡。
- 翻然赋归一何速,越吟久自同庄舄。
翻然:突然。赋归:辞官归乡。越吟:屈原《离骚》中的句子。庄舄: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曾因迁谪到南方而作诗怀念故土。
- 世间轩冕岂不欲,凿枘两穷安所得。
轩冕:指高官显爵。凿枘:比喻不协调或不相容的事物。
- 不如乞身向嵩少,问舍求田乃良策。
乞身:辞去官职。嵩少:指嵩山少林寺,传说中达摩祖师在此面壁九年后传授禅宗,后成为少林寺的所在地。问舍求田:买地建房。
- 祖生从此须着鞭,我当继蜡登山屐。
祖生:指刘备。着鞭:骑马赶路的工具。登山屐:爬山用的木屐,用来表示隐居山林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是诸葛亮写给友人孙志康的一封信,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厚友情以及对自己政治生涯的看法。
在开头,诸葛亮首先赞扬了孙志康对他的喜爱和尊敬,但同时也批评了他的态度过于严厉,这反映了他对朋友的期望与要求之间的矛盾。接着,他回顾了自己的才华和经历,表达了对朋友的期望和自己的政治抱负。
他描述了自己在官场上的挫折和痛苦,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失望。他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揭示了官场的黑暗和腐败,表达了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
他转向了自己的个人生活和选择。他表示愿意放弃功名利禄,选择隐居山林,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他表达了对未来的看法和期待。他认为应该放弃世俗的权力和地位,寻找自己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这反映了他对自我实现和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诸葛亮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它也传达了对友谊、权力和道德的思考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