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封于何险,醯鸡岂必嗤。
须弥一目了,亭中大然之。

注释:

蚁穴封于何险地,醯鸡岂能讥笑它。

须弥山一眼便看清,亭中之人大为惊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蚂蚁在一座险要的山崖上筑巢,醯鸡(一种小而黑的鸡)对此不屑一顾。但当人们来到山崖下,看到那巍峨壮观的须弥山时,他们不禁为之惊叹。

首句“蚁封于何险”,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蚂蚁筑巢行为的质疑和嘲讽。同时,也揭示了蚂蚁虽小,却能利用险要地势来保护自己家园的智慧。

次句“醯鸡岂必嗤”,“醯鸡”指的是一种黑色的小鸡,这里用来形容那些目光短浅、自高自大的人。他们认为蚂蚁的行为不值得一提,甚至嘲笑它。然而,当他们亲眼目睹到巍峨的须弥山时,他们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第三句“须弥一目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须弥山比作一只眼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须弥山宏伟壮丽的赞叹之情。他通过观察须弥山,看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伟大。

尾句“亭中大然之”,“亭中”指一个观景的地方,“大然之”则是指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欣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他通过观察须弥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谦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