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烟欲横,山寒翠将滴。
荒村渺愁人,跬步触四塞。
路遥两髀酸,颇恨身不翼。
舍策还怅然,倦倚松下石。
【注释】
愁思:诗人因山行而生的忧愁和思考。
暝(míng):傍晚,黄昏。
烟欲横:指夕阳西下,烟雾缭绕,如要横过来一样。
寒翠:形容山间草木经霜雪后呈现出的深绿色,也形容人的心情寒冷。
荒村:荒凉的村庄。
跬步:半步。四塞:四面环合。
身不翼:像鸟没有翅膀一样不能飞翔。
舍策:放下马鞭。
怅然:失意的样子。
倚:靠着。
松下石:在松树下的石头上。
【译文】
傍晚时分,太阳即将落山,烟雾弥漫,仿佛要将天空遮住,山色苍凉,草木凋零,似乎都在滴水。在这荒村中,我感到孤独而忧郁,每前进一步,四周都是重重的关隘。因为路途遥远,我的两腿酸痛,我非常遗憾自己不能像鸟儿那样自由地飞翔。于是,我放下马鞭,怅然若失地靠在松树旁的大石上。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联“日落烟欲横,山寒翠将滴”描绘了一幅黄昏时的山水图,烟霭蒙蒙,山色苍翠欲滴;颔联“荒村渺愁人,跬步触四塞”则刻画了旅途中的寂寞与凄凉,荒村无人,步步皆是关隘。颈联“路遥两髀酸,颇恨身不翼”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无奈,长途跋涉使得双腿酸痛,更让人心生无力之感;尾联“舍策还怅然,倦倚松下石”则表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与思念。整首诗以景入情,情景交融,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