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无人傍屋头,萧萧晚雨脱梧楸。谁怜季子敝貂裘。

顾我已无当世望,似君须向古人求。岁寒松柏肯惊秋。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1. 炙手无人傍屋头,萧萧晚雨脱梧楸。谁怜季子敝貂裘。
  • 炙手:炙热的手掌,形容权势或地位显赫。
  • 无人傍屋头:没有人在旁边支持、帮助。
  • 萧萧晚雨脱梧楸:傍晚的细雨轻轻打在梧桐树上,落叶纷纷飘落。
  • 季子:这里指春秋时期楚国人屈原,字平子。他因直言进谏被楚怀王疏远,最终投汨罗江自尽。
  • 敝貂裘:破旧的貂皮衣服,比喻贫困或不如意的处境。
  • 赏析:诗中的“炙手”和“无人傍屋头”表达了诗人对当权者傲慢无礼的不满和孤独无助的心境;而“萧萧晚雨脱梧楸”则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失落。最后两句通过对比屈原的故事,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1. 顾我已无当世望,似君须向古人求。岁寒松柏肯惊秋。
  • 顾我:回头看看自己。
  • 已无当世望:已经没有希望或期望了。
  • 似君须向古人求:似乎需要向古人学习,寻找智慧。
  • 岁寒松柏:比喻坚韧不拔的人。
  • 岁寒:指严寒的冬天。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现状的失望和无奈,同时也寄寓了对未来的期望。他认为只有向古人学习,才能找到真正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他也强调了坚韧不屈的品质在逆境中的重要性。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孤独、失望和对历史智慧寻求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