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溪边驻画轮,鹧鸪声里倒清樽。夕阳虽好近黄昏。
香在衣裳妆在臂,水连芳草月连云。几时归去不销魂。
《浣溪沙·春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诗句、译文、注释及赏析:
诗词原文:
桃李溪边驻画轮,鹧鸪声里倒清尊。夕阳虽好近黄昏。
香在衣裳妆在臂,水连芳草月连云。几时归去不销魂。译文与注释:
- 诗句翻译:在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溪边停下了车(“驻画轮”),听着鹧鸪声中倒满了酒杯(“倒清尊”)。虽然夕阳很好,但已经接近傍晚(“夕阳虽好近黄昏”)。
- 注释:桃花和李花,指春天;画轮,古代一种装饰有图画的车轮,此处用以形容景色如画;鹧鸪声,模仿鹧鸪叫声的乐曲或声音;清尊,指斟满的美酒;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或迷恋某人而心醉神迷的状态;芳草,指的是长满芳草的山野;云,天空中的云彩。
- 赏析:这首词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少女春日懒散的图景。词中通过细腻描绘,展现了少女春困的神情意态以及她对爱情的渴望和憧憬。全词构思新颖,不落陈套,轻柔细腻,情致缠绵,清丽谐婉,多彩多姿,为苏轼婉约词的佳作之一。
- 赏析:
- 这首词以独特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及其内心的情感。通过对桃花、李花、溪边的描写,营造出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
- 词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夕阳的美好与即将到来的黄昏进行了对比,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少女内心的不安和期待。
- “几时归去不销魂”这一句子更是点明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无法割舍的情感。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诗意和韵味,是苏轼婉约词中的佳作之一。
《浣溪沙·春情》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内心的情感。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了解宋代文学和苏轼生平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