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诗句翻译: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
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
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译文:

井桐树两棵,映照着新妆的冷清。冷妆映照出井桐的新姿。
羞涩地面对井边花朵,花朵却让我忧愁。
孤独的影子怜惜漫长的夜晚,长长的夜晚怜悯孤独影子。
楼上不适宜秋天的风景,而秋天适宜登高远望。

注释:

  • 井桐双照:井旁的梧桐树相互映照。“双”表示成对的意思。
  • 新妆冷:新的妆容显得冷清。这里的“新妆”指的是化妆,“冷”则形容化妆后的效果或心情。
  • 羞对:害羞地面对。“羞”指羞涩、尴尬的情绪。
  • 井花:井边花朵。“花”在这里指的是植物的花或人的发丝上的花。
  • 愁花:由“羞对”和“井花”联想到人的心情,这里指因羞涩而产生的愁绪。
  • 影孤:影子孤单。“孤”指单独、独自。
  • 怜夜永:怜惜漫长的夜晚。“怜”表示同情、怜悯之意。
  • 永夜:漫长的夜晚。“永”强调时间的漫长。
  • 怜孤影:怜惜孤独的影子。这里指因为孤独而感到怜悯自己的影子。
  • 楼上不宜秋:在楼上观赏秋天景色不合适。“楼上”指的是高处,“秋”指秋天。
  • 秋宜不上楼:秋天应该不在楼上欣赏美景。这里的“秋宜不上楼”与“楼上不宜秋”形成对比,表达了一种季节变化带来的情绪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中国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在特定时刻的内心感受。首句“井桐双照新妆冷”,以井边的梧桐树作为背景,展现了初秋时节的宁静与美丽。紧接着的第二句“冷妆新照双桐井”,进一步描绘了新妆后的冷艳之美,同时也映射出诗人自己的情感状态——既美丽又带着一丝寒意。

第三和第四句“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则转向人的情感世界,通过“羞对”和“愁花”两个词汇,表达了因羞涩而产生的忧愁情绪。这种情绪不仅来自外部的自然景物,更是内在心理活动的表现。

接下来的两句“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通过“影孤”和“怜夜”两个词组,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孤独的情感体验。而“永夜怜孤影”,则更加突出了夜晚的漫长与孤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共鸣。

最后两句“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则是诗人对季节变迁的一种感慨。秋天本是一个充满收获和哀愁的季节,但诗人却不愿意在这样的时候停留在楼上欣赏美景,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人与自然、人与情感紧密结合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