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认苍姬六典书,中原从此变萧疏。
幅巾投老钟山日,辛苦区区活数鱼。
注释:王荆公错认了苍姬六典书中的内容,中原从此变得萧索疏离。他带着头巾回到钟山,辛苦地捕鱼养活自己。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王荆公晚年归隐钟山生活的记述和感慨。诗中运用了夸张、对比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王荆公归隐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的时代背景。
错认苍姬六典书,中原从此变萧疏。
幅巾投老钟山日,辛苦区区活数鱼。
注释:王荆公错认了苍姬六典书中的内容,中原从此变得萧索疏离。他带着头巾回到钟山,辛苦地捕鱼养活自己。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王荆公晚年归隐钟山生活的记述和感慨。诗中运用了夸张、对比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王荆公归隐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的时代背景。
诗句翻译为:“臭袜子终将被用来塞马桶,枉费了八百斤胡椒”。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罗大经的《句》,是《绝句二首》中的第一首。罗大经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生活背景和文学创作都深受那个时代的影响。在北宋,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发展,罗大经作为当时文人,他的诗作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与社会现实。 在这首诗中,罗大经用简洁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生活场景,并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时弊的讽刺
注释:太阳在出海时占据了天空,月亮在仰望瓦体时验证了它的存在。 赏析:此联以日、月为象,写天象变化。“日占”指太阳升出海面,“月验”指月亮升起,“仰瓦体”比喻月亮像瓦片一样明亮地照亮大地。这两句诗描绘了大海和陆地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刘文叔:指东汉末年名将刘焉。云雨志:指刘备的雄心壮志。《三国志》中记载,刘备在南阳时,曾与同郡人卢植、崔州阆等结为好友,并共同游学,他们常常一起谈论天下大事。后来刘备投奔荆州牧刘表,与刘表的儿子刘琮一起驻守新野。建安四年(199),曹操率兵南下,刘备与刘表之子刘琮投降曹操,被收编为部曲。曹操任其为左将军,领豫州牧。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进攻东吴,刘备屯兵樊城,派诸葛亮去拜见孙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和答李次翁二首》。 第一首: 酒有和劲 小槽真珠太森严,兵厨玉友专甘醇。 两家风味欠商略,偏刚偏柔俱可怜。 使君袖有转物手,鸬鹚杓中平等分。 更凭石髓媒妁之,混融并作一家春。 注释:这首诗的第一句,黄庭坚用“酒有和劲”来形容这杯酒的特点。第二句描绘了这个酒的香味浓郁。第三句表达了他对这两种不同的口感的欣赏。第四句则形容了使君袖中的转物手,以及鸬鹚杓中的平等分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为赵季仁游桂林的暗洞作的一首赋。下面逐句解释: - 陪:陪伴 - 桂林伯:即桂林郡的长官,这里指赵季仁 - 暗洞:地下洞穴,通常比较黑暗 - 列炬数百:在洞穴中点燃了数百支火把 - 随以鼓吹:跟随着鼓乐 - 市人从之者以千计:市场里的人跟随着他们 - 已而入申:然后进入 - 出入自曾公岩:从曾公岩进出 - 出于栖霞洞:从栖霞洞出来 - 入若深夜出乃白昼:进入时像黑夜
【诗句赏析】 从赵季仁游洞作:这是一首题画诗,写于作者随赵季仁游览洞窟时。赵季仁(?—1436)字伯阳,明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瑰奇恣搜贝千趾:意指洞中瑰奇美妙的景致,像千百只脚一样多姿多彩。 老仙遗祠邈谁始:意指神仙遗留下来的祠庙,已经久远得无人能够找到它的开始。邈,远。 后继述之□□李:意为继承前人的事业,像李姓后人那样继续进行描述。 异枝同根隆复祉:意为不同的枝干都归结到同一个根源上
【注释】钓台:在今江苏铜山县西北。标处士名:指周党曾以处士的身份辅佐过汉光武中兴汉朝。卓识:远见卓识。 赏析:诗人借咏史,抒发对历史是非曲直的感慨。首句是说,周党辅佐汉光武帝中兴汉朝,并非空有虚名。周党(周仲连),字长公,东莱人,西汉时为光禄大夫,因直言进谏被免官家居,后归故里,隐居于钓鱼台旁。他虽以处士自居,但并不消极,而是积极地辅佐光武帝刘秀,帮助他恢复国都洛阳,重建国家政权。“讲磨”二句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朱熹的作品。他提倡“格物致知”,主张通过穷理达到明心见性,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首诗中,他用“斋坛一钺底须悭”来表达他对学问的态度,即他认为学问不应该吝啬,应该广泛地传播,造福于世。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斋坛一钺底须悭”,意思是说,在斋坛上使用的斧头(象征知识)不应该吝啬。这里的“悭”是吝啬的意思。朱熹认为,知识不应该被少数人所掌握
【注释】 (1)茶声:指煮茶时发出的水声。 (2)松风桧雨:松风吹过,桧叶上滴下的雨点。桧,即柏树。 (3)竹炉:用竹子做的火炉。 (4)醍醐:古代炼乳酪时凝结的脂油,味香。 【赏析】 这首诗写在山中煎茶的情景。起句“松风桧雨到来初”,是说刚到山中,就听到松林里刮起风来,雨打在柏树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次句“急引铜瓶离竹炉”是说急忙把煮茶的铜瓶从竹炉上取下来,因为松风和桧雨都来了
舟行野景 数间茅屋带烟云,一片秋光惹翠蘋。 鹤发渔翁犹结网,世间何处有闲人。 译文 几间茅草房屋坐落在烟雾缭绕的景色中,一片秋色撩拨着碧绿的水草。 满头白发的渔翁仍然在打鱼,世间哪有闲得无事的人啊。 注释 1. 数间茅屋带烟云:指茅屋周围笼罩着薄雾,仿佛是云层一样。 2. 一片秋光惹翠蘋:一片秋天的景色吸引了水草。 3. 鹤发渔翁犹结网:满头白发的渔翁还在忙着捕鱼。 4. 世间何处有闲人
彤庭分帛 赤子须摩抚,红尘几送迎。 幕张云匼匝,车列鉴鲜明。 岂是朘民血,空教适宦情。 忍闻分竹者,竭泽自求盈。 译文: 在皇宫的庭院里,将绸缎分给百姓,他们用双手抚摸,仿佛在抚慰他们的亲人。人们穿梭在红尘中,忙碌地来去迎接和欢送,仿佛是为了生活而奔波。 帐篷搭建得高高的,如同云层般环绕;马车排列整齐,如同照见阳光的镜子一般明亮。这些人难道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百姓的生活?
【注释】洞仙歌:词牌名。云车鹤盖,乘着云雾的车驾,坐着白鹤的车子,三岛指蓬莱、方丈、瀛洲,朝元后:朝拜天宫之后。绿意红情:春天绿树红花。想仙风从碧落次,春风从天上吹来。甘泉:甘甜之水。华堂深苍耸,高楼深藏。天女遥闻,天女的耳朵可以听见远方的声音。应得年长视久,应该长寿长寿才能看到。喜苕霅邦人咏恩波,高兴的是苕溪(今浙江湖州市)的人咏赞我恩泽。原有酒如渑,原本有酒,像渑池的水一样。与公为寿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终削南山竹,冒死指其疵。 - 这句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揭露和批评错误的决心。"终削南山竹"比喻自己像砍伐南山的竹子一样,不畏艰险,坚持到底。"冒死指其疵"则表示为了揭露错误,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指出问题所在。 2. 愿乘九庙灵,感悟宸心知。 - 这里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于神灵的力量,以得到皇帝(即“宸心”)的理解和认同。"九庙灵"指的是古代帝王祭祖的九个庙宇
【译文】 韩范要用兵,他挥髯奋臂,准备要斩高邮守将,攘臂甘驱好水军。 等到绕床停辔的那一天,才知心服范希文。 【注释】 奋髯:指振奋威猛之容。 攘臂:形容慷慨激昂的样子。 好水军:指宋名将张俊的部队,后用以借指宋军的精锐部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写北宋名将韩琦、范仲淹等人用兵之事。韩琦在宋神宗时为枢密使,主持西北军务,曾与宋夏战争中的西夏作战,有“韩范用兵”之称
【注释】 博浪沙:战国末年陈胜吴广起义时,曾在此设坛盟誓,故址在河北定县西南。 募铁椎:募,招;椎,短柄斧头;募铁椎,指用铁铸成的短柄斧头。 祖龙:秦始皇的代称(秦二世名胡亥,以“祖龙”喻之)。 齐田楚项:指春秋战国时期齐、楚两国。 纷纷起:纷纷,众多纷杂的样子,指各地诸侯纷纷反秦。 输与先生第一机:输,赠送;先生,尊称对方;第一机,比喻最重要的机会。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的《古风》之一
【注释】 陋室:简陋的房屋。狸奴:家猫。策勋:功勋,指捕获鼠辈。骨醉:形容酒醉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作者借写捕鼠之趣来比喻人世间的权谋和斗争。全词用浅显的语言、通俗的比喻,将历史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上片“陋室偏遭黠鼠欺”四句,以主人翁自比,言其虽身处简陋的居所,但有智有谋,能战胜狡猾的鼠类。 下片“扼喉莫讶无遗力”,写主人翁与鼠斗争时,虽然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