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老子勉斋翁,总把经纶付我公。
胸次诗书行杲日,兵前草木转春风。
五溪衣服桑麻尽,万里东南烟火空。
直待此行料理著,却镌歌颂对闽中。
【解析】
本诗是诗人赴任福建时所作,表达了他报效君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首联“北山老子勉斋翁”是自喻,表明自己像北山的老子一样淡泊名利(或“不图功名利禄”。),把治理天下的大权交给了年轻的自己。“总把经纶付我公”一句,既是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也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
颔联“胸次诗书行杲日”写自己的抱负,即胸怀大志,有治国安邦之才(或“胸中有经天纬地之才”),能够像太阳那样普照大地。“兵前草木转春风”写自己的才干,即在战场上,能令万物复苏。
颈联“五溪衣服桑麻尽”,写诗人到达任所后,见民不聊生,一片荒凉景象:连五溪(今贵州铜仁一带)的衣服也穿不上了,桑麻也种不成了。这里,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当时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尾联“却镌歌颂对闽中”是诗人在任上所作的诗作,用以歌功颂德。
【答案】
①此诗为赴福建途中所作,表达诗人报效君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②首联自喻,表明自己淡泊名利,把治理天下的大权交给了年轻一代。③颔联表现了自己有治国安邦之才,胸中充满经世济国之学。④颈联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⑤尾联表明自己到任后将创作诗作,歌颂朝廷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