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飞锡倦寻芳,云衲斓斑掩竹房。
一榻夜禅蒲座稳,满盂春供药苗香。
汲泉岩畔惊猿饮,裁苇池边引鹭翔。
像室雾昏灯焰小,石楼风度罄声长。
攀萝别岭冲寒雾,扫叶前林趁晓霜。
大抵僧居遗俗虑,此中身世更清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长生桧》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几年飞锡倦寻芳,云衲斓斑掩竹房
    译文:几年来我厌倦了寻找美丽的事物,白云般斑驳的衲衣遮住了我的竹制房间。
    *解释:这里的“几年”可能指的是作者在一段时间内的生活状态或精神状态,表示对世俗事物的厌倦和逃避。而“云衲斑驳”则形容衲衣的颜色和质地,如同天上的云朵一样变化多端,同时也暗示着内心的纷扰和不安。“掩竹房”则表明了作者选择隐居山林,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

  2. 一榻夜禅蒲座稳,满盂春供药苗香
    译文:夜晚的蒲团上安稳地坐着,满碗春天的茶中飘散着草药的气息。
    *解释: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修行的画面。通过“一榻夜禅”、“满盂春供”等细节,展现了佛教徒修行时的静谧和虔诚。同时,“草药的气息”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健康的重视。

  3. 汲泉岩畔惊猿饮,裁苇池边引鹭翔
    译文:在岩石边的泉水旁惊起鸟儿饮水,在芦苇池边引导白鹭飞翔。
    *解释: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热爱。通过“惊猿饮”“引鹭翔”等动作,展现了作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闲适和自在的生活态度。

  4. 像室雾昏灯焰小
    译文:佛像室内笼罩在雾气之中,灯火显得微弱而渺小。
    *解释:这句诗描绘了佛像室的朦胧景象,通过“雾昏灯焰小”,传达了一种神秘、庄严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佛教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5. 石楼风度罄声长
    译文:石楼的风声悠扬,风铃的声音长久不绝。
    *解释:这句诗描绘了石楼的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通过“风度”和“罄声”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6. 攀萝别岭冲寒雾,扫叶前林趁晓霜
    译文:攀爬着藤萝离开山峰迎接寒雾,扫荡树叶前往树林赶在晨曦降临之前。
    *解释:这两句诗展现了作者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通过对攀萝别岭、扫叶前林等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的勇气,同时也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7. 大抵僧居遗俗虑,此中身世更清凉
    译文:大概僧人居住在山中可以忘掉尘世烦恼,在这里生活更加心旷神怡。
    *解释: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总结,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遗俗虑”和“身世清凉”等表述,传达了作者对于心灵宁静、远离尘嚣的理想追求。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教文化的独特理解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同时,它也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